脑脊液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状态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在临床上我们通过脑脊液检查可辅助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当其呈现出不同颜色时,则提示可能存在一些异常状态,那么不同颜色的脑脊液分别提示什么疾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下。
血色
提示脑脊液混有红细胞,见于颅内或椎管内病理性出血以及腰穿时外伤导致的出血。据红细胞的多少和时间的不同,而呈现红、红褐、淡红、柠檬黄或淡黄。这是由于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红色)和胆红质(黄色)比例的不同所致。
表 1. 脑脊液穿刺损伤与病理性出血的鉴别
鉴别要点 | 损伤性出血 | 病理性出血 |
三管试验 | 逐渐变淡 | 均匀一致 |
放置试验 | 可凝成血块 | 不凝 |
离心试验 | 上层液无色 | 上层液红色或黄色 |
潜血试验 | 阴性 | 阳性 |
细胞形态 | 正常、完整 | 皱缩有含红细胞的吞噬细胞 |
脑脊液压力 | 正常 | 常升高 |
表 2. 目测脑脊液红细胞数目的判断标准
外观变化 | 红细胞数量 |
无外观改变 | <360/mm3 |
轻度混浊 | 500-1000/mm3 |
粉红色 | 1000-3000/mm3 |
明显红色 | 5000-10000/mm3 |
血性 | >10000/mm3 |
黄色
脑脊液呈现黄色或淡黄色-棕黄色,也称为黄变症,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出血性黄变症:脑或脊髓出血(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进入脑脊液内的红细胞遭到破坏、溶解。使血红蛋白分解,胆红质增加,深的黄变症常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结果。
通常蛛网膜下腔出血 4-8 小时后即呈黄色,48 小时最深,至 3 周左右消失。出血性黄变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程度、红细胞溶解的速度、溶血分解产物的多少、组织细胞反应活性、对脑脊液循环的影响、个体的特异性。
2. 梗阻性黄变症:见于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同时脑脊液蛋白显著升高,当蛋白升高超过 1.5 g/l 时,脑脊液可呈黄变症。黄变程度与脑脊液蛋白含量成正比,且梗阻部位越低,黄变越明显。
表 3. 脑脊液黄变症的鉴别
黄变程度 | 腰穿动力学 | 脑脊液红细胞 | 蛋白 | |
梗阻性黄变症 | 最显著 | 椎管有梗阻 (完全或部分) | 无 | 最显著↑ |
出血性黄变症 | 中度 | 无梗阻 | 大量 | 轻、中度↑ |
其它颜色
棕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膜)黑色素肉瘤或黑色素瘤;
绿色混浊:见于绿脓杆菌性脑膜炎或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米汤样混浊:见于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作者:夏乐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