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卒中的漫画书想到的

2015-10-29 17: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徐蔚海
字体大小
- | +

 

前几日,偶然从缪中荣博士那里看到了他创作的关于脑卒中的漫画,无比震撼!

这位天坛医院的著名神经介入专家每天忙着做手术、看文献、写文章、参加学术会议,居然还能利用不多的闲暇时间创作科普漫画,并一笔一笔地坚持了两年多。现在,这些画稿终于要结集出版了。

除了才气之外,我还感觉到了缪博士的职业精神和对专业的热爱。

图1

图2

 

图3

在卒中发生以后,即使进行了最先进的治疗,也有一多半的病人多多少少会留有后遗症: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等。

卒中发生前,这些患者通常就存在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吸烟等高危因素,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危险,因为每天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

可谁能想到,也许几分钟之内,一个人的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事实上,有效地控制这些高危因素,就可以极大幅度降低脑卒中的危险。

所以卒中的科普相当重要。所谓「群防群治」,第一步就是得让大众知道卒中是怎么回事,让大家意识到预防卒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缪博士的漫画在幽默之中传递了很多的信息,比如:

1. 如何预防

戒烟、积极锻炼身体以及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能够有效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2. 卒中的表现

及时发现身体不对劲的地方,在「时间窗」内立刻前往医院进行溶栓 / 取栓治疗;

3. 如何康复

卒中后康复的策略,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

4. 如何防止再发

一次卒中后,积极控制各种高危因素仍然可以有效防止卒中再发。

有些知识,如果直接用专业的语言讲述,听者不一定能够马上接收到有效的讯息,与之相比,生动有趣的漫画,是很棒的科普形式之一。

想想现在国内医学科普的现状。一些官方科普工作依然采用传统的「搞运动」的方式进行,不少科普书籍也是为了「出书」而出书,这样的科普,效果可想而知。

反倒是那些具有科普热情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科普工作效果不错。少了些利益交换,多了些专业热情,这些自媒体或网络「大 V」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日益俱增。北京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张宇、神经科王含、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阿宝……他们做得都不错,现在,缪博士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每年的 10 月 29 日是世界卒中日,但我们与卒中的战斗,却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希望所有的神内医生意识到,我们的战场不仅仅是在病房和门诊,更前沿的地方——卒中发生之前的科普阵地,也需要我们的支持!

本文为作者投稿。

编辑: 陈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