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进「脂肪」了:小儿颅内脂肪瘤一例

2015-11-20 09: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songgesheng
字体大小
- | +

颅内脂肪瘤是一种脂肪组织的非瘤样、先天性畸形性疾病,通常是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很少有临床症状。现结合 Liao 博士在 auntminnie 上发布的病例来对该病进行介绍。

病史 

6 岁女孩,新发失神发作。

影像学检查 

1.JPG
图 1.  横断位 T1 

2.JPG
图 2.  矢状位 T1 

3.JPG
3.  横断位 T2 

影像学发现 

MRI 示小脑蚓部与下丘脑之间,四叠体池内见类圆形短T1、长 T2 信号,呈轻度分叶状。可见轻度占位效应。病灶在压脂序列上为低信号。余脑内未见异常。

鉴别诊断

颅内脂肪瘤,硬脊膜不典型增生,  皮样囊肿,  畸胎瘤,  亚急性出血,脂肪分化肿瘤

诊断 

颅内脂肪瘤

病例要点

颅内脂肪瘤是一种脂肪组织的非瘤样、先天性畸形性疾病,通常是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大约 55% 的病例可与各种脑畸形并发,其中最常见的是胼胝体异常。颅内脂肪瘤很少表现为颅神经病变。外侧裂脂肪瘤罕见,可引起癫痫发作。

多位于中线位置,约有 80% 为幕上和 20% 为幕下。幕上者可位于纵裂(45%)、四叠体池(25%)或鞍上池(14%)。幕下者可位于桥小脑角(9%)。

影像学特点

影像学检查发现边界清楚、分叶状、无强化脂肪肿块。CT 上多在典型部位可以观察到脂肪瘤。脂肪瘤可有钙化,常见于肿块较大者。在 MRI 上,肿块呈典型的脂肪信号,T1、T2 均为高信号,压脂为低信号。胎儿和新生儿头颅超声示脂肪瘤为大脑中线部位的高回声病灶。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发现合并的其他异常。

治疗 

通常不需要治疗,因为肿块多为良性,几乎不生长。长期大剂量使用类固醇可致肿瘤大小发生变化并产生相应症状,因此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间断使用类固醇药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秦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