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尽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2016-01-30 21: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幸福的味道
字体大小
- |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重症之一,常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近年来,由于治疗技术的进步,SAH 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有显著的下降;SAH 患者死亡可由于初次出血、再出血或迟发性脑缺血等原因引起;但尚不清楚何种原因是近年来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为此,来自荷兰的学者 Vergouwen 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比较在同一家医院内 2 个不同的时间段内 aSAH 患者院内死亡的原因,以期明确院内病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发表于近期的 Neurology 杂志中。

研究者从一个前瞻性的院内数据库中连续提取了 844 例患者数据,这些患者分别在 1999 年~2002 年以及 2009 年~2012 年内入院治疗,且入院时 aSAH 发病的时间均 ≤ 3 天。

研究者评估了 90 天内的病死率和院内死亡的原因。以第一个时间段内患者作为参照组,采用泊松回归分析计算患者死亡原因发生变化的校正风险比(aRR)以及对应的 95% 的置信区间。

研究结果显示,在 1999 年~2002 年间,381 例患者中 150 例死亡,患者 90 天内病死率为 39%;而在 2009 年~2012 年间,病死率显著下降,463 例患者中 140 例死亡,90 天内病死率为 30%;对应的 aRR 为 0.74。

与 1999 年~2002 年间住院的患者相比,2009~2012 年间患者院内死亡特定原因的 aRR 分别如下:初次出血导致死亡的 aRR 为 1.06,再次出血导致死亡的 aRR 为 0.47,迟发性脑缺血导致死亡的 aRR 为 0.91。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院内再出血的患者比例由 90/381(24%)下降至 78/463(17%),对应的 aRR 为 0.68;发生再出血的中位时间由第 5 天变为第 0 天;对动脉瘤进行治疗的中位时间由第 4 天变为第 1 天。

该研究结论认为,由于再出血导致死亡的减少是 SAH 患者院内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可能是由于及早对动脉瘤进行治疗的结果。

该研究强调了需要对动脉瘤进行早期栓塞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的必要性,以减少再出血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程培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