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书写一份「利人利己」的会诊录

2016-02-28 10:49 来源: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赵重波
字体大小
- | +

身为神经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免不了经常到各兄弟科室会诊。会诊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 病人在住院期间耦合了神经系统疾病,譬如非神经科疾病的老年人突然出现了脑卒中;2. 神经系统是个「擦脚垫」,病人因原发病继发了神经系统损害,譬如各种代谢性脑病;3. 原发病引起多系统损害,神经系统不幸中枪,譬如系统性血管炎同时累及神经系统;4. 兄弟科室看走眼了,把神经科疾病认为是本科疾病,误收入后「幡然醒悟」;5. 病情疑难,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混淆不清;6. 病人将要进行的外科及有创性操作,请神经科医生明确有无手术风险。

前 5 种情况合情合理,最后一种情况就有点「太不讲究了」,这纯粹是「挖坑」和找垫背的说!一般而言,手术或有创性操作的指征是由操作者和麻醉医生来确定的,找神经科医生去明确患者会不会脑卒中,是把神经科医生当成算命的么?对于此类会诊,我的经验是写上一笔:「病人目前无神经科绝对禁忌,但是否有相对禁忌请贵科详细评估!」

好了,言归正传!本篇的主旨是讨论如何写一份「利人利己」的会诊录,何谓「利人」?就是指会诊录尽量能帮助患者和对方医生部分解决诊疗问题(不敢强求完全解决,临床太复杂,医学太有限),尽量客观和不拖泥带水。何谓「利己」?临床问题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看走眼或处理不当难以避免,很多情况又是超出医疗能力之外的,在写下会诊意见的时候要客观认识临床的复杂和医学的局限,注意留有余地保护自己。

一次会诊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是「灾难性」的,倘若考虑不周,没有留有余地,病人的最终不治可能会让「会诊者」引火烧身。如果会诊录左推右搡,虚头巴脑,又会被兄弟科室鄙视,以后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这种纠结相信都曾经发生在我们每一个神经科医生身上。如何去平衡「解决问题」和「保护自己」并非易事,除了扎实过硬的临床功底之外,在书写的逻辑和表达技巧方面也需要注意。

首先要强调会诊录的格式,条理清楚的格式会给人一种阅读的亲切感,一般包括总结患者的病史特点(此处需要将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主诉、核心症状、病情演变、治疗反应、阳性检查结果提炼出来)、神经科体格检查、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和诊疗建议五大条目。在字里行间需要注意前后一致和指征明确。其实会诊录的构架和首次病程录大同小异,不过是个微缩版而已。

我们还是举一个例子吧。某日,传染科请会诊一个病例,女性,55 岁,因「头痛 3 月,意识水平下降 2 月」入院。因患者就诊过程较为复杂,下面就简述一下重点:总病程 3 月,以头痛和意识水平进行性下降为主要表现,期间有低热,体温波动于,外院头颅 MRI 提示脑膜弥漫强化(见下图),腰穿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在 15000->45000 mg/L 之间,糖完全正常,细胞数在正常-16/HP 之间。

外院拟诊为结核性脑膜炎予以五联抗痨和地塞米松静脉治疗,但患者的病情仍持续加重,并因交通性脑积水于发病 2 月后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持续抗痨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2 月 16 日头颅 MRI 增强较去年 11 月 23 日有轻度改善,但脑室系统较前有扩大,且患者的病情无明显好转。期间多次 T-SPOT 检查阴性,隐球菌检查阴性,自身免疫指标阴性,脱落细胞未见异常。

2.27-6.png

华山医院传染科都头痛的病人,肯定超级「烧脑」。考虑结脑并非空穴来风,依据有:发热、脑膜弥漫强化、脑脊液蛋白显著增高;但不支持点也是显然的:五联抗痨无效、脑脊液糖始终不低和细胞数始终不够高以及 T-SPOT 阴性。这么复杂的病人,当然不能指望通过一次会诊解决所有问题。

在我的理解范围内,神经科医生去会诊的目的无外乎:1. 和传染科讨论一下看能否明确诊断;2. 如果不能明确能做什么直接的检查;3. 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受损的情况,从神经系统切入帮助判断预后;4. 对治疗提点建议;5. 安抚病人家属,表示重视。当然,在满腔热血帮助兄弟科室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为保护自己埋下文字上的伏笔。

会诊记录

病史悉,总结其病情特点如下:

1. 55 岁,女性,进行性头痛伴反应迟钝 3 月余;

2. 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曾因脑积水于 2016 年 1 月 16 行脑室外引流;

3. 患者多次腰穿,脑脊液蛋白>15000,最高>45000 mg/L,白细胞数多数正常,最多 16 个/HP,脑脊液糖在正常范围,血 Ig4 阴性,乳胶凝聚阴性,多次 T-SPOT 阴性;

4. 患者使用五联抗痨药和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 2 月,近期使用地塞米松 5 mg q8 h 两周,但病人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仍逐渐加重;

5. 头颅 MRI 增强提示弥漫脑膜强化,2 月 16 日头颅 MRI 增强较去年 11 月 23 日有轻度改善,但脑室系统较前有扩大。

(通过精练而有条理的总结,表明此次会诊不是「打酱油」的,诊断分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倘若真的出现误诊,不是兄弟我不认真,实在是疾病太复杂)。

神经科体格检查:脑室外引流中,神清,缄默不语,双眼违拗性紧闭,瞳孔对光反射、头眼反射和睫毛反射检查不合作,不能遵嘱伸舌和张嘴,颈部违拗性肌张力增高,双上肢自主活动较多,双下肢自主活动少,但疼痛刺激后逃避明显,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其余神经系统检查不合作。(体格检查的内容要与病史特点有呼应,前后也要一致,譬如写了「双眼违拗性紧闭」后再写「双瞳等大等圆,3 mm,对光灵敏」就会引起病史「考据派」的怀疑)。

定位诊断(临床定位+辅助检查定位):

大脑皮层和脑膜弥漫性病变(意识下降+影像学所见弥漫脑膜增强)

定性诊断(遵循由粗到细的原则,底气不足,打描述性诊断;底气足点,尽量打到目前临床证据所支持的具体诊断;尽量不要写一堆带「?」的):

弥漫性脑膜病变----难治性非典型结核性脑膜炎首先考虑(综合目前所有证据的最具倾向性诊断,同时也承认它的不典型,为目前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否则不考虑结脑用啥五联抗痨呢?),但脑膜癌不能完全除外(因为没有病理水平的确诊,尊重疾病的客观复杂性,留有余地)

诊疗建议:

1. 患者病情疑难复杂,病程迁延,治疗效果欠佳,目前脑室外引流中,总体预后不佳,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最终病因不确定+脑室外引流+药物效果不明显+意识水平不佳,预计病人预后不好,写下此条算是对兄弟科室的声援:的确是好复杂好重的病人!协同兄弟科室用人文关怀来弥补医学的缺憾)

2. 如有条件,建议进一步行全身 PET-CT 和局部脑膜活检,除外脑膜癌(鉴于病情的复杂性和进展性,的确有必要进一步检查,能做最好,有利于临床的认识;但如果家属因为特殊原因不能进行,医生也尽力了)

3. 如果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进一步检查和局部脑膜活检,继续按结脑治疗方案进行(2 方案走不通,就走 3,医疗总要继续,太阳总要升起)

4. 建议将地塞米松改为 15~20 mg 静脉滴注 qd(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脑膜强化,总有炎症参与,结脑或免疫介导性会有效,脑膜癌也可短期改善,吃透「异病同治」和「可治性疾病优先」的原则)

5. 加强其它对症处理(这么重的病人,必须的)

6. 2 周后再次复查头颅 MRI 增强,腰穿及肿瘤脱落细胞(尊重疾病的时间异质性,时时不忘随访,时间是最好的医生,倘若有新的证据出来,及时修正)

以上观点和内容,纯属一己之见,有叙述不当者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编辑: 张凌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