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预计到 2030 年中国将有 3177 万脑卒中病人。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在中国有 33%~35% 的脑卒中患者存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导致颅内动脉狭窄的因素多,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运用影像学手段更早、更准确地发现血管病变,评估斑块稳定性及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将在极大程度上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2016 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杨弋教授与我们分享《颅内动脉病变病因与机制》,杨弋教授先介绍了颅内大动脉狭窄的多种危险因素及影像学方法在病因与机制研究中的运用,结合病例重点介绍了高分辨率核磁检查的重要作用,并从精准医学的角度展望脑血管病变诊断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