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情况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小血管病密切相关,来自曼彻斯特神经研究所的Sergi Martinez-Ramirez等学者研究了脑内DPVS的不同分布情况,结果发表在2013年4月23日的Neurology杂志上。本研究目的为评估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DPVS)是否为脑淀粉样血管病和高血压血管病等小血管疾病的标识。结果发现: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分布情况或可用于预测不同类型的脑小血管病。
该研究的患者招募人群为一记忆门诊的的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结构性高分辨MRI检查,并在扫描检查1年内进行临床特征评估。DPVS的评估采用T1序列分别监测基底节区及脑白质去的血管周围间隙的扩大情况,利用4分半定量(即大于或小于2分)评分系统。DPVS分为高度组(评分大于2分)及低度组(评分小于或等于2分)。分别研究基底节区和白质区DPVS高度组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共纳入8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2.7 ± 9.9岁,57%为女性患者。脑白质区DPVS高度组与低度组相比,脑叶微出血的发生率更高(45.5%比28.4%)。基底节区DPVS高度组患者与年龄增大、高血压和脑白质高信号区域增大相关。多元分析显示,脑叶微出血数量的增加为白质区高度DPVS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为1.53,95%可信区间为1.06–2.21,p = 0.02);与此类似,高血压是基底节区高度DPVS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为9.4,95%可信区间 CI为1–85.2, p = 0.04)。
结果显示利用白质区DPVS与微出血的相关性及基底节区DPVS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或可以用来预测认知损伤患者潜在小血管病(如脑淀粉样血管病和高血压血管病)的发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