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高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下丘脑前内侧区散热中枢损害、散热机制破坏后出现的发热。
发热特点
骤然升高至 40℃ 以上;
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 0.5℃;
全身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厥冷;
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处理方法
人卫版神经病学(8 年制 第 2 版)第 163 页写到,对于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应以 物理降温为主。
目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
头戴冰帽;
四肢大血管冰敷;
酒精擦浴;
再或者直接上冰毯,同时冰盐水洗胃 (即用 20 mL 经鼻饲管灌入胃内,10 ~ 20 分钟后再抽出,反复进行) 等措施。
01「三明治」法冰毯降温
在患者背部及前部均放置冰毯,前部冰毯接触部位为前胸 (齐肩)、腹部、双下肢前面。冰毯与皮肤之间用单层被单隔离。
该法降温效果好,可能与其增加了患者与冰毯接触的体表面积,加速了传导散热有关,而且两层冰毯使患者处于一个低温环境中,患者周围空气温度下降,加速了辐射散热。
但是由于冰毯过低的温度,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发红、腹泻、心律失常、寒战、躁动等不良反应。
02血管内降温
优点:迅速、平稳、可控。
将葡萄糖、氯化钠等基础液放置于 4℃ 冰箱中降温,然后将治疗药物配入低温液体中,配入后确认溶液内无结晶、沉淀及药物颗粒,然后用自制棉套包裹,给患者静脉输入,低温药液输入总量为 1500 ~ 2000 ml,连续治疗 3 天。若体温连续 24 小时在 38.5℃ 以下,则停用低温药液。
但是有人提出虽然静脉输入 4 ~ 20℃ 低温液体是一种有效诱导体温降低的方法,但是该技术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禁忌证及禁忌人群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03冬眠合剂
氯丙嗪(冬眠灵)50 mg+哌替啶(度冷丁)100 mg+异丙嗪(非那根)50 mg,加入 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哌替啶(杜冷丁)100 mg+异丙嗪(非那根)50 mg+乙酰丙嗪 20 mg,加入 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氯丙嗪(冬眠灵)50 mg+异丙嗪(非那根)50 mg,加入 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中枢性高热一般联用冬眠合剂和降温毯治疗, 效果奇好! 但是这也会影响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临床需根据患者病情谨慎应用!
04退热药
国外文献报道对于中枢性高热患者,可静脉给予 1g 对乙酰氨基酚,无效则静脉滴注 1g 安替比林甲胺甲烷(安乃近),然后静脉输注 4℃ 冰盐水 500 mL。对乙酰氨基酚可重复给药,但是不超过 3 g/天。
05溴隐亭
每日 3.75 mg,可增至 7.5 mg,每日 3 次,疗程 5 ~ 7 天。
近年来国外发现中枢性高热与脑内多巴胺能受体功能失调有关,而溴隐亭是一种麦角碱衍生物,为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它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其降温机制包括: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不依赖突触前酶将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有效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治疗中枢性高热。
小结
综上,遇到中枢性高热的患者,面对其飙高的体温,主要应对措施有 2 类:药物或/和物理方式。
而物理降温比药物降温要好,起码比某些药物副反应要少些。或者说可以先行物理降温,不满意时再加用药物。
说了这么多,不知各位看官在临床工作中处理这类患者又有何经验技巧?欢迎分享。
编辑 | 陈珂楠
投稿及合作 | chenkn@dxy.cn
题图来源|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