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仙术比长桑,
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
后人无复见青囊!
华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医之一,和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医术果是了得,非但能治病,还能如算命先生一样准确判断预后: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是夜,顿某未遵医嘱,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干柴烈火战斗到天明,三日后果病发身亡。据本人既往的相似病例推断:顿某极可能为颅内动脉瘤致蛛血。
更神乎其神的是,华佗准确预测出卖吕布而求荣陈登三年后旧疾复发。但盛名之下的华佗总是开心不起来,而且脾气与能力一齐见涨,时不时耍个大牌什么的,连大 BOSS 曹操求诊也得三催四请,根本不给人家 VIP 待遇。
赤裸裸的造假,水淹七军时华佗已死十余年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华佗所生活的东汉时期,社会上读书做官的热潮已经达到顶点,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
而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却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走上从医道路后,华佗深以为耻,经常后悔,时刻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当年沛国相陈珪荐举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辟他做官,他却不屑于去做他们举荐的那些低级文案工作。特别同时代的医圣张仲景,已官至「长沙太守」,地道的省部级干部,发表过博士论文「伤寒论」,两相比较,华佗痛苦指数爆增。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该书的《方技传》中写道,「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一语道破了华佗走上从医道路以后的心态。在行医的过程中,华佗深深地感到医生地位的低下。
他的医术是高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请他看病的高官权贵越来越多。在跟这些高官权贵的接触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加强烈,性格也变得乖戾了,难以与人相处,因此,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为人性恶,难得意」。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的再度降临。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大 BOSS 曹操头痛,遍请天下名医会诊,教授们束手无策,有人推荐了华大夫,华佗认为机会到了,一路小跑来抱大腿,小试牛刀,略施针炙,痛止。
查房期间,先是利用老乡身份,一顿猛拍,然后向曹操暗示红包,这红包可不是一般的真金白银,而是现时的卫生部长或卫计委主任,以实现与医圣张仲景平起平坐的宿愿。
曹操虽很感激,但内心仍看不起医匠,你也好歹学张仲景弄个诸如「伤寒论」之类的论文啊,这可是晋升的硬条件啊。华佗吃了软钉子,回家埋头苦干 ,几易其稿,经三月成一雄文「青囊经」,还专门请张仲景写了「序言」,其理论成果已达当时国际领先水平。
曹操再头犯头痛之时,华佗携「青囊经」呈上,志得意满,这下卫计委主任非我莫属了。可曹 BOSS 却王顾左右而言他,华佗无计可施,只能说大老板的「风涎」,只能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你这不是玩我嘛,请问华主任,就算你能过麻醉关,你如何过止血关及感染关?原来曹操久病成医,出口就是专业术语。
曹操后来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说,华佗能治好这病,他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这说明曹操当时是明白华佗的言外之意的。但是他并没有立即满足华佗的要求。
于是,华佗便以收到家书,想回家小住几天为借口,请假回家,到家后又托辞妻子有病,一直不回,对曹操进行再度要挟。曹操依照汉律,以「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判处华佗死刑,华佗服罪伏诛。
联系到我们神内疾病,有些疾病病初所表现寻常症状如头痛,头晕等,其背后的真相远不似看起来那么简单。
童秋玲
副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陈为安
副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丁香智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