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鹏教授:推动中国神经专科建设

2018-06-16 17:02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丁香智汇
字体大小
- | +

2018 年 5 月 31 日—6 月 3 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神经内科医师大会于河北•石家庄主会场,湖南•长沙、浙江•杭州、吉林•长春分会场同时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对我国广大神经科医师队伍的临床诊疗和专业技能开展深入培训,以提高神经科医师队伍职业水平、促进神经科领域职业发展建设。与会期间,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谢鹏教授,从我国神经科历史沿革、我国神经内科发展现状、如何建设神经科专科等方面,就「推动中国神经专科建设」这一话题进行了阐述。

5.jpg

我国神经科历史沿革

从 1981 年至今,我国分别于 1983 年、1990 年以及 1997 年对医学学科的设置进行了 3 次调整,教育部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认定神经病学为二级学科。卫生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曾将神经内科学科长期归属于内科(三级学科),但在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中,神经内科作为二级学科,与大内科平行。

我国神经科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人群的疾病谱已从结核病、血吸虫等传染病,演变为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神经科疾病种类众多,包括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癫痫等。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庞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升高趋势,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死因,平均每 12 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 21 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在帕金森病(PD)方面,我国约有 170 万 PD 患者,其中 5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 1%,并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75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到了 2.5% 以上,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 10 万人成为新发 PD 患者。在阿尔茨海默病(AD)方面,2010 年我国 AD 患者人数为 540 万,预计每 20 年全球患病人数将翻倍,届时我国 AD 患病人数将达到 1200 万。

神经内科疾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健康负担,而人口老龄化更使其防治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这一巨大挑战,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针对神经疾病专门成立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启动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同时在 2017 年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中指出,力争在 2020 年使我国 30-70 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 2015 年降低 10%,在 2025 年较 2015 年降低 20%。

我国神经科医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2014 全国首次神经内科医师执业状况调查显示,截止到 2014 年,全国共有 592 家医院成立神经内科,神经内科医师数量初步估计为 9.4 万人。从「小」科变为「大」科,从神经内科到神经科,近几十年中神经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6.jpg

如何建设神经专科

2018 年 4 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讨论通过了「神经内科」更名为「神经科」的决议,审议通过了专委会提出建设神经科专科的申请。2018 年 5 月,正式向中国医师协会提出更名申请,神经科专科试点方案也已提交中国医师协会。

神经科专科的设置,应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根据中国国情需要的基础上,根据神经科疾病种类、危害程度划分,规范化、严格化设立专科,避免滥设滥立,可先行先试,成熟规范后逐步发展。

目前,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的发病率高,危害严重,而各种局限性导致认识和治疗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成立神经心理专科,既是对《精神卫生法》诊治资质的有力补充,更是解决医患矛盾、降低医疗隐患的重要举措。睡眠障碍也具有高危害性,大多数患者在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但其对睡眠障碍的识别和治疗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成立睡眠专科非常急迫且必要。目前,神经心理专科和神经睡眠专科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展。现阶段已取得以下进展:(1)已完成了神经心理专科和神经睡眠专科的方案的撰写;(2)已向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申请成立综合医院「神经心理专科」及「神经睡眠专科」,并开展资质认定及病例等级系统的申请;(3)开发神经专科管理系统软件(框架已完成)。

7.jpg

小结

今后,建设神经专科应以「局部试点切入——以点带面全覆盖——以面建体更完善——以体塑核全扩展——完善基础框架撘平台」为方针,以如下几点为工作思路:1. 依托国家卫建委和中国医师协会,相关方案上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备案;2. 构建专科管理系统;3. 组织精神科及神经科专家开展专科的体系化教育工作;4. 开展授权、培训、认证、授牌、质量控制检查、数据上传汇总、中心管理等制度建设与维护。神经专科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更离不开每一位神经科同道的共同努力。

编辑: 韩雨彤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