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乏力、麻木、言语不利……」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过如此。尤其是急诊新发疑似卒中患者,神经科医生必须慧眼如炬,从纷纷扰扰的表象中抓住典型的征象,定位神经功能受损部位,预判闭塞血管,总结出一套卒中诊治策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早期诊断和评估,才有早期的有效治疗。
问诊与体格检查
当病人通过各种渠道抵达卒中中心时,作为首诊医生,我们应该迅速向其本人或知情者询问病史,同时完成相应体格检查,整个过程应在 5-10 min 内完成,同时不应耽误病人的化验与抢救。所谓「问诊」与「查体」齐飞,「诊断」共「治疗」一色。
1. 关于问诊
针对那些心急如焚或一脸茫然的问诊对象们,「问什么?」很重要。针对卒中患者,我们神经科医师的套路常常是「请问怎么不舒服?」+「持续多久啦?」有时候「持续时间」比「主要症状」来得更为关键。
接下来的现病史收集围绕以下 8 点展开,由疾病发生、发展至就诊,逐步升级,一问到底。
一问起病情况(缓急)和患病时间 | 脑栓塞起病急骤,脑血栓形成可在夜间睡眠时,脑出血多在饮酒、情绪激动时发生 |
二问主要症状的特点 | 右侧肢体无力和麻木,持续时间超过 24 小时,常常为梗死,而发作性乏力,常常为 TIA |
三问发作原因和诱因 | 高血压患者情绪激动后出现头痛、呕吐和肢体乏力等,脑出血可能性大;房颤患者活动时突发偏瘫,脑栓塞可能性大 |
四问病情的发展和演变 |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病情可逐渐加重,脑栓塞患者病情骤然抵达高峰 |
五问伴随症状 | 同时伴有头晕及肢体乏力,后循环病变可能大 |
六问有临床意义的阴性症状 | 脑梗患者常伴有瘫痪、失语、麻木等,若患者仅诉瘫痪,应对其他症状进行询问,已帮助进一步定位定性诊断。 |
七问诊治经过 | 其他医疗单位的诊疗措施是重要的评估证据 |
八问患者患病来的一般情况 | 精神状态、食欲、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对于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相当有用。 |
问诊总结一句话:因症鉴,诊治变,食欲大小便。
在剥茧抽丝理清现病史时,对于患者既往罹患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病史等也应一一关注,并询问患者当前服用的药物,切莫遗漏,笔者曾多次遇到过形形色色披着卒中外皮的「低血糖」,有时候只仅仅是因为病人少吃了一顿饭而已。
2. 关于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检查,是我等神经科医生行走江湖的看家本领之一,也是卒中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不仅可用于评估卒中严重程度,更适合用于帮助我们在神经系统查体时面面俱到,无所遗漏。
(1)一般检查
血压升高+意识障碍+定位体征=脑出血
血压升高+心率下降=颅内压升高
体温升高→脑出血
呼吸节律改变→脑干病变
(2)神经系统检查
重点部位 | 关注点 | |
高级皮层功能 | 语言 | 构音障碍、失语 |
颅神经 | 眼部 | 眼球位置(居中或斜视)、瞳孔(大小、对称性及光反射)、眼球运动、底眼(有无水肿或出血)及角膜反射(是否对称) |
面部 | 额纹、鼻唇沟、嘴角、伸舌(有无偏斜,是否对称) | |
运动系统 | 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 | 手足位置(是否对称、一致) |
感觉系统 | 浅感觉 | 左右对比,远近对比 |
反射 | 腱反射与病理反射 | 病理反射为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 |
脑膜刺激征 | 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 | SAH 出血的特征表现之一 |
自主神经系统 | 皮肤划痕试验、眼心反射 |
临床表现的记录
病例的记录是每个临床医生的基本功,完善的记录方法有助于自我核对有无遗漏,现附上笔者常用的记录格式
主诉:突发「……」
现病史:病人于「时间」前在「诱因」突然出现「症状」,表现为「无力部位及表现」,「言语障碍及表现」,伴视物受限,不能看清「 」侧物体,伴视物模糊,以向「 」侧看时明显,伴「伴随症状」,无「阴性症状」,急至「xx 医院」就诊,查头颅 CT 提示「 」,予「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法」后,症状「转归」。发病以来,神志「 」,食欲「 」,睡眠「 」,大小便「 」,体重「 」。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卒中;目前服用药物「 」。
体格检查:围绕 NHISS 评分展开,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四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
卒中症状及定位
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类,脑卒中可以分为四个临床亚型:全前循环综合征(TACS),部分前循环综合征(PACS),后循环综合征(POCS),腔隙综合征(LACS)。
这项分类的简单的方法是考虑三个问题:
1. 有没有视野缺损?
2. 有没有更高级的功能缺损:言语障碍或者视觉空间忽视?
3. 有没有单侧运动或者感觉障碍?
问题 1 和 2 是皮质疾病的症状。出现所有三个症状表示 TACS,仅出现一个皮质症状表示 PACS,没有任何皮质症状表示 LACS。
更具体的分类如下
大脑中动脉综合征 | |
临床表现 | 责任血管 |
病灶对侧凝视麻痹,偏瘫(上肢重于下肢),偏深感觉障碍,空间忽视症,偏盲,完全性失语 可出现继发脑水肿的昏迷 | 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 |
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经皮质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 | 左侧大脑中动脉深穿支 |
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凝视麻痹,空间忽视症,Broca 失语 | 左侧大脑中动脉上干 |
病灶对侧偏盲或上象限盲,Wernick 失语(左侧损伤) 结构性失用(右侧损伤) | 大脑中动脉下干 |
大脑前动脉综合征 | |
尿失禁,病灶对侧偏瘫,淡漠,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或运动、感觉性失语,左侧肢体失用 | 大脑前动脉主干 |
病灶对侧下肢瘫痪,足部感觉缺失,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或运动、感觉性失语,左侧肢体失用 | 大脑前动脉末端 |
脑干综合征 | ||
临床表现 | 责任病灶 | 责任血管 |
眩晕或者失平衡感(前庭核受损) 眼球震颤(前庭核受损) 牵拉感或向一侧倾斜感(小脑下脚受损) 同侧面部感觉异常(三叉神经核受损) 对侧肢体或躯干痛温觉减退(脊髓丘脑束) 同侧 Horner 综合征(交感神经受损) 植物神经症状(交感神经受损) 同侧口咽部肌肉瘫痪(疑核受损)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 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 |
对侧痉挛性瘫痪(皮质脊髓束) 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内侧丘系) 同侧舌肌无力,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舌下神经核 XII) | 延髓内侧梗死综合征 | |
复视,病变侧内斜视,外展障碍(病灶侧展神经麻痹); 病变侧额纹小时,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外侧(面神经损害); 对侧上下肢瘫痪(锥体束损害);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累及脊髓丘脑侧束) | 脑桥腹外侧综合征 Millard–Gubler 氏综合征 | |
病灶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所有眼球外肌麻痹(动眼神经) 对侧上下肢瘫痪(皮质脊髓束) 对侧面舌肌瘫痪(皮质核束) | 中脑大脑脚综合征 Weber syndrome | |
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伴有记忆力丧失,及对侧偏盲或皮质盲,少数患者出现大脑脚幻觉 | 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和枕叶。 | 基底动脉尖端分出两对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 |
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详细病史、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量表评定等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在反复强调「Time is Brain」的同时,卒中的定位诊断可指示治疗和预后。
例如脑岀血的临床表现为一突然的局灶性占位性病变压迫所致,而脑梗塞常归结为一支血管阻塞引起支配区域的功能缺失。脑干病变以交叉性瘫痪、无高级脑功能(精神症状、失语等)和视觉障碍为特点;小脑病变以眼震颤、共济失调为主;内囊病变常岀现「三偏综合征」,偏瘫最为常见;大脑半球各叶病变则岀现各自特定的缺损症状,最突岀的是高级脑功能障碍及癫痫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