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磁」牵手,共探帕金森病的蛛丝马迹

2019-03-13 15: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帕金森病 (简称 PD) 是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PD 患者逐年增长,将成为威胁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严重疾病之一。PD 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与体征,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及预警系统,采用敏感技术检测生物标志物进行早期诊断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

北京神磁创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 PD 病血浆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为推进 PD 的早期诊断与精准医疗,神磁创科与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联合开展了应用免疫磁减量技术(IMR)检测 PD 病血浆生物标志物多中心临床研究工作。不久前,借该临床研究工作会在长沙召开之机,丁香园同这项研究的牵头人湘雅医院副院长唐北沙教授及研究分中心代表郭纪锋教授与叶民教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早期识别才能更好干预

PD 是神经内科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运动迟缓、震颤、强直、步态姿势异常等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抑郁、便秘等非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自从 1817 年,PD 被英国医生詹姆士·帕金森首次描述以来,人们对 PD 病的认识已历经近两个世纪。近 50 年来,无论是在遗传基因、病理生理机制和神经病理等各个领域,PD 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左旋多巴的引入可视之为 PD 治疗的里程碑式进步。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PD 的治疗仍停留在对症阶段,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延缓、阻止甚至于逆转这一疾病的进展。唐北沙院长告诉丁香园,目前中国已确诊 PD 的患者高达 270 万人,预计到 2050 年,这一数字有可能增长至 500 万人。PD 发病率的增加给社会和经济都带来严重危害,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唐院长表示,PD 患者表现出典型的运动症状时,实际上已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临床、病理及影像证据均提示,神经变性在典型运动症状出现前的许多年就已开始发生。因此,只有早期识别 PD,才能在疾病尚处萌芽期时进行干预,从而带来更好的预后。在这其中,生物标志物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以 a-syn、tau 等蛋白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因其在 PD 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得到了广泛重视与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叶民教授在与丁香园的交流中介绍说,目前对于 PD 的诊断,特别是早期 PD 的诊断,单纯临床诊断仍然较困难,因此寻找 PD 的生物学标志物对于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血液标本中的 a-syn 含量及其微小,用传统免疫学方法要么测不出来,要么检测结果不具指导意义。

虽然以脑脊液为检测样本或使用分子影像学方法,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结果,但这些方法要么取材不变,患者依从度不高,要么价格高昂,可及性较差。有鉴于此,临床亟需既有较高检测灵敏度,同时成本也能够承受的方法。这一重大需求正是推进 IMR 检测 PD 病血浆生物标志物多中心临床研究工作重要目的所在。

大胆尝试,小心推进

在此次于长沙召开的 IMR 检测 PD 病血浆生物标志物多中心临床研究工作会上,来自湘雅医院的郭纪锋教授向参与研究的各个中心代表详细介绍了临床研究方案的情况。与会者就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共同就研究方案的执行细节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项研究由北京神磁创科申办,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为组长单位,同时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与同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等多个中心参与其中。研究结果预计将于 2019 年晚些时候对外披露。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300 例)、多系统萎缩病患者(100 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50 例)以及正常对照(300 例)。研究将应用 IMR 技术检测血浆 a-syn(t-a-syn、p-a-syn)、t-tau 水平,建立 PD 血浆生物标志物 a-syn(t-a-syn、p-a-syn)、t-tau 的正常值标准,明确相关血浆生物标志物在 PD 鉴别诊断的作用及其与 PD 临床亚型的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这项研究引入了来自宝岛台湾的免疫磁减量技术用于检测血浆中微量 PD 生物标志物。该技术由北京神磁创科于 2017 年 11 月经由公司创办人饶孝松总经理引入大陆。该技术的原创公司为台湾磁量生技公司,目前拥有全球 25 项专利布局,并于 2018 年获得欧盟体外诊断设备认证证书。

据了解,免疫磁减量技术的检测原理是利用分散在水中的表面覆盖有生物探针的磁性粒子与待测生物分子结合后,形成磁性粒子丛集,造成磁性粒子变大变重,越多磁珠与待测分子相结合,自由旋转的磁珠就越少,所测得的磁旋量也会变小,将减弱之磁旋量 IMR(%) 换算成蛋白质浓度,即可探知待测生物分子浓度。

郭纪锋教授告诉丁香园,此前在检测 PD 标志物时,常用的酶联免疫标记测定法。这种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而且灵敏度难以满足临床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免疫磁减量的方法,可以将检测精度提高至 10-2~10-4ng/mL 的级别,其灵敏度比酶联免疫分析法高出至少 1000 倍,而且在效率和成本方面还拥有诸多优势。

随着精准医疗的理念的深入人心,在改善 PD 早诊早治面貌方面,生物标志物的作用不可或缺。此外,针对 PD 异质性较强的现状,利用生物标志物来开展有针对性个体化地治疗和监测也被寄予极大期望。如果此次试验证实免疫磁减量技术能够帮助 PD 的早诊早治,不但可改善我国 PD 的防控面貌,对当下 PD 的分型和诊疗势必也有重要推动作用。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编辑: 朱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