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第11届脑积水协会会议(国际脑积水和脑脊液疾病协会)在美丽的加拿大温哥华召开。4天的日程包括了1天的会前会和3天的正式会议,内容丰富,让人受益匪浅。
夜晚加拿大温哥华宁静的港湾
会议上不仅有经典的小儿脑积水的内容,而且有很多专题聚焦近年来大家关注的成人脑积水。大会从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的基础研究,到诊断、治疗、手术预后,各个方面都有涉及的专题报告和口头发言。大会交流聚焦正常压力脑积水诊疗的研究热点,特别是NPH合并变性病、影像学进展,脑积水脑脊液循环的病生理机制方面,均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
欧洲特别是瑞典学者、美国Mayo clinic、John Hopkins以及日本学者,多年来都一直致力于成人正常压力脑积水研究。在此次会议上,瑞典Ville Leinonen教授做了《iNPH和AD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的报告,展示了iNPH的活检病理、生物学标记物在预测手术效果方面的作用,也指出AD和iNPH的相互作用需要长期随访病人的转归得到结果,瑞典的INPH队列手术后10年的随访数据将在明年有相关的结果,也会在之后的年会发布结果,非常让人期待。
美国mayo clinic的Neill Graff-Radford教授的报告《老年脑室扩大和影响脑室大小的相关因素》让大家视野更加开阔,高血压、变性、先天因素、脑脊液循环/吸收、脑脊液系统动力障碍,都是脑室扩大的影响因素。影像学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让人眼前一亮,Francesco Mangano教授报告了《DTI在小儿脑积水中的应用》对于成人NPH也同样有启发作用。Anders Eklund教授展示了4D核磁成像技术下脑积水的脑脊液动力学变化。日本学者报告了脑脊液iNPH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分子影像学技术在iNPH的应用,还有用核磁序列展示脑脊液蛋白的技术。还有人工智能,脑积水动物模型方面的报告,全面地展示了脑积水领域从基础到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结构示意图
在此次会议上,国际脑积水协会主席Mark G. Hamilton教授组织讨论进行了新的国际iNPH指南的编撰,欢迎各国感兴趣的研究者加入。预计2020年下半年颁布。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高晶教授带领团队参加了此次会议,两篇投稿均被选为大会发言,分别为刘彩燕、高晶等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病人脑白质病变与临床特征及脑脊液放液试验结果相关性分析》和《插孔试验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病人脑脊液放液试验中的应用》,展示了团队的工作,和国际学者进行了交流。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高晶教授团队与国外专家学者在会场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展示了自己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很好地了解了国际同行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的进展,将为今后的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
封面图片来源 / 现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