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 D 或可早期预测多发性硬化活动性

2014-04-04 22:27 来源:丁香园 作者:辛夷籽
字体大小
- | +

多发性硬化症(MS)是常见的导致青壮年残疾的神经系统疾病。MS 患者常见维生素 D 不足的现象,并且维生素 D 的水平同 MS 的活动性成负相关。但因之前的临床研究是在不同病程的患者中开展,所以无法判断维生素 D 水平的下降与 MS 活动性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疾病早期维生素 D 的水平能否预测长期的病情进展及残疾结局。

考虑到 MS 患者发生维生素水平不足的现象十分常见,维生素 D 的补充可以使很大一部分的 MS 患者受益。因此,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Ascherio 博士等对此进行了研究。

通过检测首次出现暗示为多发性硬化症(临床孤立症状)的患者,血清 25-羟基维生素 D 的浓度(人体维生素 D 状态的主要标志),判断其能否作为疾病活动及进展的预测指标。结果发表在 3 月的杂志 JAMA Neurology 上。

研究者通过 BENEFIT(倍泰龙在新发多发性硬化的最初治疗研究)随机试验,评价早期或延迟使用干扰素β-1b(IFNB-1b)对临床孤独综合症患者的影响。分别在基线,6 个月,12 个月及 24 个月检测血清 25(OH)D 的浓度。研究纳入的 468 名患者中 458 名患者至少随机检测了 1 次,334 名患者在 6 个月及 12 个月时都进行了检测。

对患者进行为期 5 年的临床随访,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研究的主要结局及检测方法包括:新发病灶,T2 病灶体积增加,脑体积的核磁共振成像及 MS 复发与残疾(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

结果显示,较高的 25(OH)D 水平的多发性硬化症活动下降并且进展速率减慢。12 月内血清中 25(OH)D 平均 50-nmol/L (20-ng/mL) 的增量可以预测患者 12 到 60 个月内:新活动性病变下降 57%,复发率下降 57%,T2 病灶年增长体积下降 25%,以及每年脑体积损伤减少 0.41%。

12 个月时 25(OH)D 测量值与 24 到 60 个月的 MS 活动或进展的关系也基本如此。采用二分法 25(OH)D 水平分析时,12 个月时大于或等于 50 nmol/L 的浓度随后四年患者残疾率降低。

研究提示:更高的血清 25(OH)D 水平可以预测 MS 活动性、MRI 病灶、脑萎缩及 5 年随访期的临床进展的严重程度均降低。尽管目前正在开展的对照研究可以对维生素 D 治疗价值,提供更加确切的答案。但我们的结果表明,鉴定及纠正维生素 D 的不足对早期 MS 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0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