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基质细胞修复疗法给卒中治疗带来希望

2014-05-31 23:58 来源:丁香园 作者:辛夷籽
字体大小
- | +

目前卒中仍是致残的主要原因,在美国近5.2%的急性卒中患者接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另外,也有许多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这些方法疗效均不甚理想且仍有很显著的长期致残率。因此临床亟需新型治疗形式来改善卒中患者预后,大量证据显示修复疗法有降低卒中致残率的潜在能力。

间充质基质细胞(MSCs)也叫做骨髓基质细胞或骨髓干细胞,是一种多潜能形式的成人干细胞。因为其从组织分离(骨髓等)相对简单,其为免疫豁免状态的特点得到广泛关注。

国际细胞治疗协会对MSCs进行定义:在标准培养条件下黏附性生长,并表达特定表面抗原(如CD105、CD90而不是CD45或HLA-DR等),以及具有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母细胞的多项分化潜能。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Cramer博士等在4月8日的Neurology杂志上发表了针对MSCs治疗卒中的观点与评论文章。文章评估了临床前研究MSCs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证据质量,对MSCs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鉴别不同临床措施导致的MSCs疗效差异。

研究者通过文献检索,鉴定对动物脑缺血模型进行MSCs治疗的临床前研究。每一次都推导出质量评分,并且通过最常见行为和组织学终点事件判断MSCs影响大小。

在本文纳入的46项研究中,44例报道了MSCs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中位质量得分为5.5(共10分)。中位效果中:改良神经功能评分为1.78分,粘合剂移除测试得分为1.73分,旋转实验1.02分,梗死体积减少为0.93分。质量得分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的效果呈显著正相关。

效果大小根据临床措施不同变化显著,如给药途径(脑内>动脉>静脉,虽然静脉注射效果仍然很大为1.55分);及接受MSCs的种属(灵长类>大鼠>小鼠 )。因为许多MSC机制是神经修复,所以仅重复分析,36项在卒中后24小时或更久后进行MSCs治疗的临床前研究,结果整体非常相似。

在临床前研究中,MSCs持续改善多重预后手段,有很大影响效果。结果囊括了物种研究,给药途径,MSC起源种属,时间,免疫原性程度,剂量及并发症的存在。荟萃分析比较其他卒中治疗的临床前数据,MSC临床前研究质量更高并且行为获益更大。同时鉴于MSCs在人类许多疾病临床试验上有优良的安全记录,其有望成为治疗人类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0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