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广州管圆线虫病致嗜酸细胞性脑膜炎临床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2007-08-31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jurgen
字体大小
- | +

发言人:关鸿志

主 题:嗜酸细胞性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图1 关鸿志论文交流)


(图1 关鸿志论文交流PPT)

 嗜酸细胞性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关鸿志  陈琳崔丽英  郭玉璞  王建明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目的:2006年夏天,北京出现了广州管圆线虫病群体发病。现就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8例患者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方法:
一、一般情况和流行病学资料:男性4例,女性4例,北京籍7例,美籍1例。发病时间:2006年5月10日左右(首例,例1)~2006年8月1日。流行病学:例2~例8病前曾在北京市某酒店食用了加工不当的"福寿螺",7例的潜伏期9天~16天。例1病前数月中间断食用"醉泥螺"和生淡水鱼等,否认在北京市某酒店用餐食用"福寿螺"。诊断标准:例1~例4依据临床+血清学证据确诊,首例7月初确诊;例5~例8按北京市卫生局建议的流行学+临床的标准确诊。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8例均为急性起病。表现:发热8例;头痛8例,3例起病类似枕大神经痛,伴恶心或呕吐3例;7例有颈抵抗等脑膜刺激征,视乳头水肿2例。肢体感觉异常6例。颅神经受累3例。肢体瘫痪1例。病理征阳性2例。
2、临床分型:脑膜型7例;脊髓型1例。

三、神经影像学:4例软脑膜的弥漫强化。3例脑实质病灶1例脊髓病灶,病灶为点片状异常信号,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

    结果:
一、
脑脊液检查:每例患者接受腰穿脑脊液检查1~6次,共行25次。对脑脊液细胞学等指标动态观察,最长达6个月。急性期:均有压力升高,3例≥300mmH2O。蛋白:均升高,轻中度升高。糖:4例糖减低。白细胞数:70~780×106/L。脑脊液细胞学:嗜酸粒细胞比例均升高。1例(1次)嗜酸粒细胞轻度升高(5%),其他病例脑脊液嗜酸粒细胞多次在45~85%--脑脊液炎性细胞以嗜酸粒细胞为主,伴激活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偶见浆细胞。未见寄生虫虫体。

二、血清学:4例患者的血清经广州中山大学寄生虫室检测:抗广州管圆线虫抗体阳性。血清和/或脑脊液抗猪囊虫抗体、抗血吸虫抗体、抗肺吸抗体虫、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等均阴性。

三、治疗和转归:地塞米松+阿苯哒唑。地塞米松10mg或5mg(例3、例8)/日。阿苯哒唑治疗,例1~例7一个疗程,例8二个疗程,单个疗程阿苯哒唑剂量6.6~12g。患者头痛、发热等症状消失。随访2~6个月,2例遗留有肢体感觉异常症状。

    结论:
一、临床拟诊标准:我们建议,典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学嗜酸粒细胞比例超过50%,可以作为嗜酸细胞性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拟诊标准,即使在缺少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证据的情况下,该标准仍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二、根据医学文献证据和我们的经验,糖皮质激素应作为急性期治疗的基础,杀虫治疗的作用有待评价。

编辑: 齐罗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