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压抑的情绪
杨纯(化名)最近上班提不起劲儿,下班后居然也没提起劲儿,总感觉闷闷的,哪儿都不舒服。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生活毫无水花,工作也一切如常。
只是当不经意望向主管办公室的门时,她的心不由得一沉,更加郁闷了。
5 月初的时候,部门的前辈主管退休了,杨纯隐隐觉得自己作为部门的「老油条」、「种子选手」,当选主管是毋庸置疑的,对此也暗自期待。
结果大家也能猜想到,她没被选上,部门里另一位资历尚浅的同事当上了主管。
宣布同事升职的那一刻,杨纯错愕了,她望向那位同事,那位同事也刚好看向她。
杨纯努力挤出了一个微笑,对同事点头表示祝贺。
「我觉得在某些场合,有些情绪是不合适的,我不该生气,不该委屈,不该沮丧。」
杨纯觉得如果这时候表现出不开心或者委屈,就会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够大气、小心眼。
所以她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感隐藏了起来,微笑着地祝福了她的同事。
然而,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能量,需要被适当释放。
若压抑的时间久了,次数多了,情绪会循着其他的释放管道,以其他替代的情绪或行为表现出来。
这时,人容易受「内伤」,或变得麻木、迟钝,或变得易冲动。
02 不被理解的情绪
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人习惯当一个」笑脸侠「,遇万事皆道一句」我没事儿「,所有的苦都往肚子里咽。
受了委屈不愿说,独自心酸;身体不舒服强撑,心累难受;配合别人强装高兴,低落难过;遭遇压力和困难,自顾焦虑等。
我们不曾试着去理解这些情绪,挖出埋藏在深处的「真实」,而是选择抑制它,回避它,让它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涌现,却又被一道墙堵在心门再也出不去,慢慢地坚强的心产生愈来愈多的裂痕。
若任由这些情绪自由发展,我们心上的裂痕也会难以修复。
还有一些人,当他们面临心情低落、焦虑,生气等负面情绪时,他们也没有去理解自己的情绪,而是大脑和身体的自然选择,让他们向外「输出」。
像过度消费,结束一段感情,辞职辍学,用语言伤害自己、亲人、朋友,冲动性伤人毁物等。
其中,言语伤人成本最低,最常见,也是最伤人伤己的。
常常听说,一言不合就吵架,一言不合就分手,一言不合就离婚,最终落得「两败俱伤」。
还可能简单的一句「你能干什么?」,由于或愤怒,或委屈,或失望的语气加持,对听者的打击是致命的,说话者随后的懊悔也是深刻的。
所以,无论是向内「吸收」,还是向外「输出」,都可能导致我们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失去信心与希望,严重可能导致出现自伤自杀。
情绪牵动着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但由于我们并没有理解情绪,正视情绪,更没有下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使情绪一直处于「放飞自我」的姿态,也使自己变得「情绪化」。
但若在情绪爆发或情绪崩溃之前,学会管理情绪,我们能更加理解当下的情绪和处在情绪中的自己,从而想办法缓解不良情绪,使自己的身心感到愉悦。
同时,学会管理情绪还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得到自我成长,提高抗压能力,增加快乐因子,更好地调节抑郁、焦虑情绪。
03 让自己快乐起来
情绪是人的本能反应,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有意识的练习来管理自我的情绪,让自己做情绪的主人,也让自己快乐起来。
1. 识别负面情绪:情绪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悲伤、快乐、焦虑或愤怒,在情绪出现时及时意识到它,觉察它带给自己的心理感受、身体、行为的变化,当它们再度来临时,及时提醒自己,如「我又生气了」。
2. 接纳负面情绪:情绪出现是心理和生理当下的本能真实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在负面情绪出现时,不要阻止它的流动,给它一个表达和宣泄的空间。即使再难受,也提醒自己,这只是暂时的。
3. 不要假装开心:不压抑自己内心真实情感,明明自己很不开心,但在朋友、家人面前假装自己很开心,久而久之,会导致负面情绪恶性循环。
4. 改变惯性思维:在生气、焦虑、愤怒的时候,往往会习惯性地出现负面的想法或行为,例如:小孩不听话,会惯性的打骂,冷静后又后悔。因此,可以做应对的练习,设想愤怒情绪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当再次出现类似情况时,及时提醒自己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要坚决制止的。
5. 看见自身诉求:每个不良的情绪背后,也许都有一个看不见的诉求,一个未被满足的需要。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感受和需求没有满足,努力去体贴和关爱自己,缓解负面情绪。
6. 学会表达情绪:当情绪不好时,可以积极向周围的朋友和家人求助、倾诉,可以一起运动或做娱乐活动。自己也可以通过文字、画作等把情绪表达出来。
7. 主动改变环境:创造令自己感到舒适的环境,打造一个温馨的小窝;或者去一个风景优美、环境宽阔的地方,如海边,美丽的风景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放松。
8. 学习放松方法: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正念呼吸法,正念-身体扫描练习,正念-静坐练习等,学习正念态度,提高觉察能力,关注当下身心的感受。
9. 培养快乐情绪:尝试一些能让自己快乐的活动,如听音乐、唱歌、旅行、帮助他人、养宠物等,记住这种愉悦感。
10. 规律作息时间:睡眠和情绪也是相互影响的,好的睡眠也会带来好的心情。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