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2014-09-03 11:59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作者:顾丽丽 张学学 张达颖
字体大小
- | +

为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者将52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n=26)采用普瑞巴林,剂量从150 mg/d起,根据服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以及不良反应予以调整,疗程4周。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估用药前及第1、2和4周的疼痛程度。结果显示,两组用药后NRS评分均降低,普瑞巴林组治疗后1、2和4周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HN的药物镇痛效果差,不良反应明显。

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为新一代抗癫痫药,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和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国外资料已显示其能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并有较好的耐受性。普瑞巴林胶囊在国内上市不久,其应用与PHN的治疗国内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自2010年10月开始,我们采用普瑞巴林治疗PHN 26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疼痛科门诊和住院治疗PHN患者52例。其中,治疗组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65±5.7岁,病程1个月~3年;对照组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63±6.9岁,病程2个月一3年。病变累及范围:头面部、颈部、胸部、腰背部、大腿和小腿等,均为单侧受累,皮疹已结痂愈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发病时间、病变部位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人标准:①有明确带状疱疹病史;②带状疱疹皮损消退痊愈后疼痛仍持续存在超过1个月,病程>1个月;③疼痛对工作、生活和睡眠有影响者,数字疼痛量表(numericrating scales,NRS)评分>5分。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血液病、心功能差、肝肾功能不全者等。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普瑞巴林胶囊治疗。d1:75mg,bid;d2后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逐渐加量至疼痛减轻或缓解,最高用量达450mg/d,并维持4周,以疼痛明显缓解或疼痛缓解的剂量维持用药。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qd;盐酸曲马多缓释片50mg,bid;雷尼替丁胶囊150mg,bid。

3 观察项目

3.1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NRS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2和4周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由患者将其疼痛程度在相应数字上划圈。同时观察临床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及其他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随时记录。

3.2疗效评价 

疼痛缓解程度按3级判断分为:显效(治疗后NRS评分,3分)、有效(NRS评分在4~6分之间)和无效(NRS评分>6分)。有效率为各组显效+有效占各组患者的总比率。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疼痛疗效评价结果

26例患者口服普瑞巴林有效剂量为150~450mg/d,平均(325±57. 35) mg/d。与治疗前NRS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后1、2和4周NR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见表1)。治疗组服用普瑞巴林1、2和4周的有效率分别为61.5% 、76.9%和84. 6%;对照组1、2和4周的有效率分别为15.4% 、26.9%和42.3%(见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png

表2.png

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头晕和嗜睡,均为一过性,并且未作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5 % (3/26 );对照组常见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和上腹部不适感,发生率为15.4%(4/26)。不良反应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且程度较轻,未行处理,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未见明显视物模糊、外周水肿、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改变基本一致,未见显著差异。

表3.png

讨论

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是一种异常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作时呈闪电样、撕裂样或针刺样疼痛,常使患者寝食不安,不敢触碰衣服,多伴有焦虑或抑郁,严重时可出现自杀倾向。这些症状可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带状疱疹年发病率约为2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PHN发病率在8%~27%。年龄是PHN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发病率为25% ~50%,超过70岁发病率为75%以上。

目前,PHN仍无根治方法,药物作为基础治疗仍然必不可少。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普瑞巴林的结构与GABA相似,但它并不直接通过GABA机制发挥作用。它既不能代谢转化为GABA或GABA激动药,也不能抑制GABA的摄取与降解。

普瑞巴林治疗PHN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其可能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一种亚基α2δ蛋白,减少钙离子内流,从而减少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和P物质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有效控制神经性疼痛。

Seventer等对370例PHN患者进行为期13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证明普瑞巴林对PHN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较好。本研究采用普瑞巴林(最大剂量为450 450mg/d),可有效缓解疼痛,用药4周后NRS评分从(7.43±1.21)降至( 2.82±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总有效率为84.6%。

普瑞巴林口服后可迅速吸收,1.3h达血药浓度峰值,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超过90%,消除半衰期为4.6~4.8 h,且与剂量无关,24~48 h达稳态,在体内分布广泛,在体内几乎不代谢,循环中不与血浆蛋白结合,98.8%原药从尿中排泄,无蓄积现象。其肾脏清除率占总清除率的88%,且不受剂量和重复给药的影响,但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进行剂量调整。

普瑞巴林对肝脏P450酶系的活性比较低,目前还没有与肝脏P450酶系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临床试验中普瑞巴林的耐受性通常良好,大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到中度。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和共济失调等,较高剂量时头晕发生率更高些。

本研究结果显示,PHN患者服用普瑞巴林后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能耐受,对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还提示仍有部分患者疗效差,可能与用药剂量和疗程有关,如增大治疗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或合用其他类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强效镇痛药和非街体类消炎药等)是否会提高疗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仅观察了普瑞巴林治疗PHN患者4周的疗效,而4周后普瑞巴林应如何逐渐减量、停药后疼痛是否会反复以及疗效与剂量的相关性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文章摘自《中国新药杂志》2012年第21卷第16期P1920-1922
文章作者:顾丽丽 张学学 张达颖

编辑: 喻信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