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垂体瘤卒中(PA)指垂体瘤出血或梗塞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通过研究垂体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垂体瘤卒中的及时诊断、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9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经影像或手术、病理证实存在瘤体卒中的病例资料。
结果:按纳入标准纳入垂体瘤卒中 144 例,占同期垂体瘤患者的 19.10%。发病年龄 17~70 岁,40~59 岁年龄段占 52.78%;其中临床型 34 例(4.51%,男女比 2.09:1),亚临床型 110 例(14.59%,男女比 1.16:1)。本组临床型组头痛 34 例(100%),伴恶心、呕吐 25 例(73.53%);亚临床型组视力障碍 80 例(72.73%),头痛 59 例(53.64%)。
本组 94 例行头颅 CT 检查,肿瘤内高密度影 24 例(25.53%),手术及病理证实均有瘤体出血;余 CT 表现为瘤内低密度或均匀密度影,无法区分坏死或出血。124 例作头颅 MRI,表现为瘤内异常信号 115例(92.74%)。出血型根据出血时间可表现为周围高信号、中心为低信号或 T1、T2 均为高信号;坏死型则为T1 低信号、T2 高信号;混合型表现为 T1、T2 高低混杂信号影。
临床型垂体瘤卒中者均给予激素替代治疗。手术治疗 139 例,保守治疗 5 例。术后视力改善临床型组 15 例(71.43%),亚临床型组 65 例(81.25%)。
结论:垂体瘤卒中以 40-~59 岁多见,男较女多发。头痛、恶心、呕吐是临床型垂体瘤卒中的常见临床表现;亚临床型以视力损害为主,但症状多较轻,易被漏诊。
头颅CT 对垂体瘤出血性卒中早期可有高密度表现,颅脑 MRI对垂体瘤瘤内的出血和梗死灶显示较灵敏,但头颅 CT、 MRI 无异常改变者仍不能排除卒中可能。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及时手术是垂体瘤卒中的主要治疗措施,对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者,应早期手术和足量使用预防血管痉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