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柳叶刀综述)

2014-09-23 09:18 来源:丁香园 作者:辛夷籽
字体大小
- | +

Lancet Neurol 9月刊,发表了一篇最新综述,详细介绍了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具体内容如下: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及疾病引起的一系列疼痛的总称。具体包括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截肢术后幻肢痛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疼痛(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

异常性疼痛(对正常情况下的无痛刺激感到疼痛,又称为痛觉超敏)与痛觉过敏(对疼痛剌激反应增高)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两项突出症状。两者均可见于不同外周神经病变以及中枢疼痛性疾病,影响15%-50%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依据不同刺激诱发的感觉形式而分类(触、压、针刺、冷、热)。

疼痛的强度与缓解程度,是临床疼痛研究中重要的预后检测手段。然而,这两种方法无法全面涵盖复杂的疼痛。目前疼痛治疗成果并不令人满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详细评估,有助于鉴定对特定疼痛治疗起反应的患者亚群。

而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可能是充分解读疼痛的关键点,有助于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划分,提供神经病理性疼痛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相关线索,并且成为疼痛研究中的新型终点事件。

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具体包括两者临床症状、潜在机制、以及作为新兴预后检测手段的价值。

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的流行病学研究:

异常性疼痛(Allodynia)是一个希腊词语,allo代表其他(other)而odynia代表疼痛(pain)。2014年杂志Pain上的一篇系统性综述显示,在一项问卷调查研究中,根据疼痛患者的描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率为7%-18%;然而,基于诊断代码的研究显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率较低,仅为1%-2%

疼痛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主要难点是症状的主观性质,因而无法使用合适的验证手段。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异常性疼痛的发病率难以评估。在超过1600名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问卷调查研究中,18%的患者显示有轻触性疼痛,14%的患者有冷、热偶发性疼痛,47%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有触觉-诱发性异常性疼痛。

1236名不同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患者进行感觉定量检测的结果显示,毛刷-诱发性异常性疼痛占20%12%的患者有痛苦的多发性神经病,49%的患者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另一项纳入482名不同原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研究中,毛刷-诱发异常性疼痛占55%,冷-诱发性疼痛占31%、压力-诱发性疼痛占52%52%的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患者以及92%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有毛刷、压力或冷刺激性疼痛。

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的临床评估及症状

临床评估异常性疼痛以及痛觉过敏的手段包括:触发点的检测、异常感觉区域的映射、超敏强度的确定。简单床旁检测方法包括:棉签反应、手指压力、针刺、冷热刺激等。更详细但是耗费时间的检测方法包括激光刺激与定量感觉检测(具体见表一)。

表一: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的评估


床旁评估

试验评估

结果解读

临床例子

机械性                                

动态机械性

棉花棒、棉球、画刷

刷,速度1-2cm/s

诱发疼痛强度;异常区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痛(PHN);神经病变;三叉神经痛;中枢性疼痛

点状

针刺、单丝

单丝刺激

诱发疼痛强度;疼痛阈值;异常区域

创伤性神经损伤;三叉神经痛

静态(表皮)

轻柔指压皮肤

压力痛觉计

诱发疼痛强度;疼痛阈值;异常区域

PHN;神经病变;创伤性神经损伤

静态(深部)

指压皮肤及皮下组织

压力痛觉计

诱发疼痛强度;疼痛阈值;异常区域

创伤性神经损伤;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症(CRPS

温度

温度控制为20°C,冷金属或玻璃

温度控制仪

诱发疼痛强度;疼痛阈值;异常区域

卒中后疼痛;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

温度控制为40°C,热金属或玻璃

温度控制仪;激光刺激

诱发疼痛强度;疼痛阈值;异常区域

灼口综合症;红斑性肢痛症


痛觉过敏区域以及感觉丧失位点的矛盾将给临床造成困难。因为在痛觉过敏区可能包含有感觉丧失位点,这种情况下,感觉异常区域的映射是获得额外信息的方法。映射图上不同疼痛类型的分布,代表疼痛评估的重要起始步骤(如图一)。

同时能够定量区域大小,并且可以在干预手段实施前后检测诱发强度以及特性。这些程序很有用处例如可以记录药物的疗效。目前已经推出了自动描绘系统,具有更准确的检测价值。

1.jpg

图一: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的映射图

图为黑色素瘤腋窝淋巴结完全切除术后肋间神经病变患者的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区域。(AB)黑线:自发性疼痛; 绿线:触觉(实线)、针刺(虚线)的感觉降低 ; 蓝线: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红线:针刺性痛觉过敏; B)黑色虚线:定量感觉测试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机制可能涉及传入传输系统的损伤。根据受牵连传入神经的不同类型,可以产生相应的感觉功能障碍。细胞结构、功能、生化成分、连接等发生不适性改变,可以引起最终的神经损伤。这些神经可塑性变化发生在外周损伤位点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图二)。其临床症状,包括受损神经支配区域疼痛的发展,以及超出受损神经支配区域的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

2.jpg

图二:中枢敏化的机制图

(A)伤害性C纤维以及非伤害性Aβ纤维传入脊髓的二级投射神经元; B)刺激C纤维(红色区域),继而通过脊髓信号系统的放大作用,中枢敏化发展并且损伤部位以外的非伤害性刺激足以引发疼痛感觉;  (C)神经损伤后,异常、增加性外周刺激的传入致使二级神经元兴奋,导致中枢敏化并且来自损伤或未损伤Aβ纤维的非伤害性输入,如今足以引发疼痛。

由于损伤,这些区域也出现敏感性丧失(黄色区域); D)脑区到脊髓的下行抑制(-)与促进(+)途径失衡,从而影响背角神经元活性并且导致中枢敏化。 图中红色代表致敏纤维;蓝色代表正常纤维(A-C

临床上常通过症状的描述,以区分自发性(不依赖刺激)与诱发性(依赖刺激)疼痛。但这一概念被Bennett博士所质疑,他认为这两种类型的疼痛难以区分,并且自发性神经病变性疼痛可能出现无法识别的痛觉过敏或异常性疼痛,由于日常生活中常常受到阈下性内部或外部刺激。而他假设,这种刺激的重复发作可以致敏。

但是,临床上自发性或诱发性疼痛的区分很有意义,有助于阐明疼痛的潜在机制。尽管疼痛途径的过度兴奋可以导致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的增加,但这些症状与体征并不总是归因为外源性神经元过度兴奋,有时可能是由于心理障碍。

另外,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并不局限于神经病变性疼痛,还可以在简单的骨关节炎患者的局部疼痛,偏头痛发作时面部敏感性皮肤,腹膜炎患者的敏感性腹壁,乃至整体纤维肌痛患者的超敏反应中出现。

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根据诱发疼痛的方式分为:机械性(动态、点状、静态)与温度性(冷、热)刺激,即可见于一些外周神经紊乱,如三叉神经痛、外周神经损伤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又可见于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卒中后疼痛、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脊髓空洞症)。这些情况下的临床描述可以有很大不同(见图三)。

3.jpg

图三:三种不同类型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的区分

图中橙色区域:代表触觉刺激的感觉丧失; 红色阴影:代表触觉刺激感觉迟钝; 红色区域:代表疼痛; 点状:代表引起神经性疼痛的刺激 

A)三叉神经痛:以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为特征,如左图(left)所示,疼痛由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触发点诱发(点状)。非伤害性刺激,例如风吹、咀嚼、刷牙以及一些罕见的伤害性机械刺激,可以导致疼痛的发作(right)。触发区域主要分布在口、唇、鼻周围。

纤维髓鞘的破坏,例如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或多发性硬化斑块,已经证明与阵发性疼痛相关。与其它神经病理性疼痛相比,三叉神经痛临床上没有感觉丧失的症状。三叉神经的另一特征为发作后具有间歇期(疼痛不发作或仅轻微发作),可以持续几分钟。这不同于其它神经病变类型,后者往往持续时间更长甚至出现持续的异常性疼痛或痛觉过敏区域;

B)神经损伤后疼痛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原因,与异常性疼痛相关。具体包括创伤后神经损伤、创伤性损伤(截肢等)、神经压迫(腕管综合征)以及炎症后病变(带状疱疹后遗性神经痛)等。

这些情况的典型临床特征为具有阴性症状,即异常性疼痛区域内同时存在感觉丧失区域。异常性疼痛区域可以被映射出来,并指定每种感觉形式。图示病例为膝关节镜检后的隐神经髌下支医源性损伤;

C)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中枢神经系统典型疼痛信号系统病变或损伤引起,例如脊髓丘脑系统。中枢病理性疼痛的特征是通过脊髓丘脑系统传导的感觉方式(温度、针刺)受到影响。在相同区域,可出现自发性痛或异位痛的阳性症状与体征(right),可位于深部或表皮,并且包括一种或几种感觉特性。

典型案例包括:脊髓损伤性疼痛、多发性硬化症、卒中后疼痛。图示为,右侧脑梗伴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后的疼痛发展,右侧轻偏瘫、左侧感觉迟钝、左臂自发性疼痛。

感觉变化对疼痛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研究证实,感觉过敏早于一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例如,在脊髓损伤与中枢卒中后疼痛中(Klit博士及其同事发现、未发布),早期感觉过敏可以预测中枢疼痛的发展,提示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逐渐发生并且早于自发性中枢疼痛的发展。在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现,早期感觉过敏可以增加手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可能性。

机械性痛觉超敏(机械性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

主要分为3种类型的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轻触诱发的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针刺皮肤诱发的点状样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皮肤或深部组织压力诱导的静态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针对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异常性疼痛)和点状样痛觉过敏的研究较多,可能因为这两者在临床上最为明显。

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动态机械性异常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动态性痛觉超敏,可能类似于应用辣椒素后痛觉过敏区域出现的继发性症状,两者有相似的时间空间刺激参数以及疼痛描述。这些相似性提示,一些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的潜在机制类似于辣椒素放大试验所见,能够产生损伤位点处的原发性痛觉过敏带以及超过损伤位点的继发性痛觉过敏;但目前无法证明这一想法。

刺激相关性疼痛,依据性质只在保留感觉上行性通路的区域内出现,因此,与单纯自发性疼痛患者相比,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超敏的患者往往神经缺陷较小。在部分神经损伤的患者中,一种或几种形式的缺陷可能被相关的邻近区域再生神经纤维的过度兴奋所掩盖。

目前通常认为,大多情况下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由低阈值的Aβ纤维介导。在一项由Gracely及其同事开展的经典研究中,神经损伤诱发位点的局部麻醉阻滞,可以减轻持续性疼痛与毛刷诱发的异常性疼痛,并且在麻醉消失后,疼痛与异常性疼痛重新出现。

而在神经损伤的患者中,选择性阻断A纤维传入,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消失,但由C纤维介导的烧灼样疼痛持续存在。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反应时间的研究,显示这种紊乱通过大型有髓纤维介导。

在神经损伤性疼痛患者中,一旦增加Aβ纤维的压迫阻滞,可以使感觉形式由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变为动态机械性痛觉迟钝,这提示感觉迟钝与痛觉超敏为相同波谱的一部分,并且受到非伤害性机械敏感性纤维传入程度的精心调节。

细小神经纤维可能也是异常性疼痛的重要起源。使用辣椒素或芥子油诱发疼痛与痛觉过敏的实验性研究显示,皮肤升温后,烧灼样疼痛与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增加。另一项研究发现,相比于粗大神经纤维,热痛性通路的存在(通过激光-诱发电位评估)更常见于外周神经病变以及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的患者中。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可能通过无髓鞘、低阈值的机械敏感性传入纤维介导(如愉悦的轻柔皮肤抚摸信号),尽管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中这些纤维的作用尚未弄清。在中枢性疼痛(如中枢卒中后疼痛)中发现,热途径障碍但触觉信号路径完好的患者中仍出现触觉异常性疼痛,这提示,热传输途径参与疼痛发展。

点状样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

与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相比,点状样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受影响的神经通常支配更大的区域。并且点状样痛觉过敏源于Aδ纤维的激活与C纤维的微小输入,而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由Aβ纤维介导。

静态诱发性痛觉过敏或异常性疼痛

静态(压力)诱发性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是另一种重要的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形式。静态痛觉过敏不同于由化学刺激物(辣椒素或芥子油)诱发的痛觉过敏以及点状样痛觉超敏。静态异常性疼痛通常持续较短,并且局限于原发性痛觉过敏区域,然而动态性与点状样痛觉过敏则超过原发性区域(继发性痛觉过敏)。

依据神经压迫阻滞方法显示,不同于动态机械性痛觉过敏或与其类似的热痛觉过敏,静态异常性疼痛通常由敏感外周伤害性感受器介导。

重要的是,一项纳入28名神经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静态与动态性异常性疼痛可以同时存在。只有少数文献提及了静态感觉过敏的临床意义。但随后在其它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现的深部(静态)机械性痛觉过敏,例如创伤性神经损伤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得到了关注。

机械性痛觉过敏与痛觉超敏的分子机制

损伤后,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其它致痛物质侵入损伤组织区域,导致非特异性离子通道与特异性钠、钾通道表达的改变。

神经末梢或轴突的异位性自发活动对自发性疼痛异常重要,但同样能成为异常性疼痛反应的一个诱发因素。在神经损伤后,钠离子通道表达改变,尤其是NaV13 NaV17NaV18以及NaV19亚基。

神经元超极化激活阳离子通道也是一种涉及异位性活动的通道,它联同钙离子通道对神经元重复放电异常重要。许多信号分子都参与了致敏过程,包括:一些谷氨酸受体类型、P物质、促炎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以及不同蛋白激酶。

另一种涉及机械性痛觉超敏的潜在机制为Aβ 纤维的表型转化,从而分泌通常只有小纤维所表达的神经类多肽,例如P物质、神经营养物质BDN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突触后改变可能也会导致异常性疼痛。具体包括NMDAAMPA、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不同激酶以及其他增加突触强度的信号系统活性的增加。

正常GABA的降低以及甘氨酸抑制二级神经元可能涉及机械性痛觉超敏的潜在机制。一些分子机制以及正常非疼痛性刺激诱发的伤害性脊髓丘脑通路的激活,可能也参与了致敏现象。最后,弄清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个体以及个别患者不同症状与体征的潜在机制,仍是未来研究中的一项挑战。

热性痛觉过敏与痛觉超敏

冷觉与异常性疼痛

早期人类心理物理研究显示,冷觉可以分为三类:1)皮肤最敏感区域温度降低05°C - 10°C时为无害性凉爽感觉;2)温度降低3015°C出现冷痛感;3)小于0°C时出现的冷冻与刺痛样寒冷痛感。这种无害性与伤害性冷觉通过无髓鞘C纤维以及有髓鞘Aδ纤维介导。尽管C纤维也显示具有无害性冷觉反应,但阻断人类受试者A纤维的研究显示,无害性冷觉由Aδ纤维介导。

研究提示,可能存在两种神经元类型,低阈值类型,接近30°C的温度即可激活;高阈值伤害性神经群,由小于20°C的温度激活。

冷性痛觉超敏,频繁见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也可见于冻伤后永久性后遗症中。患者间冷性痛觉超敏的特征不同,例如,细小纤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常表现为深部痛与灼烧痛,而在急性奥沙利铂相关神经病变患者中,则表现为刺痛感。

冻伤患者一般检测阈值正常,但在非疼痛性凉爽温度时会出现疼痛,这不同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另外冷性痛觉超敏,通常在冻伤患者中单独出现,而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中通常伴有额外的感觉症状。

冷觉的分子机制

目前无法完全准确弄清,冷觉所涉及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然而,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瞬时受体电位(TRP)离子通道家族成员与冷觉传导以及冷性疼痛相关。

TRPM8TRPA1--由三叉神经与背根神经节细胞表达的两个阳离子通道,对寒冷起反应。基本上,TRPM8仅表达于参与寒冷信号的神经元上。低阈值细胞表达TRPM8,提示突触后通道的激活可以产生冷觉。高阈值神经元也表达TRPM8,但水平较低,提示导致冷痛感。

NaV18也表达于高阈值细胞上,可能引起冷痛性通道的反应。在正常情况下,TRPA1的作用不清楚,但在实验性神经损伤中,TRPA1可能对表达TRPM8的神经元有促进作用,继而导致疼痛。另外,目前TRPM8TRPA1可能在不明的伤害性感受器中表达,引起疼痛。

冷性痛觉超敏与痛觉过敏的分子机制

冷性痛觉超敏与痛觉过敏的机制存在一些假设。这包括外周与中枢致敏,或中枢去抑制(如伤害性C纤维或Aδ纤维致敏),见图四。

4.jpg

图四:冷性痛觉过敏与痛觉超敏的潜在机制

A)冷敏性C纤维末梢致敏,导致阈值降低以及寒冷反应的增加; B)外周Aδ纤维致敏,可能同样引起冷性痛觉过敏与痛觉超敏; CAδ纤维或(D)中枢无害性冷途径的损伤可以引起伤害性热---敏感性途径去抑制,导致灼烧样疼痛的发生。图中红色代表纤维致敏; 灰色代表纤维损伤; 蓝色代表正常纤维;蓝色区域表示寒冷刺激区域。   ACC:前扣带皮层; INS:岛叶皮层; S1:初级躯体感觉区域; THAL:丘脑

一名细小神经纤维病变与冷性痛觉超敏的患者显示出C纤维对寒冷与薄荷醇刺激的致敏反应,提示冷性痛觉超敏机制的一种潜在可能。而TRPM8的上调可能解释这种致敏状态,并且有动物实验的支持。但关于TRPM8上调作用的人体研究较少,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中,冷性痛觉超敏对薄荷醇的敏感性既可以增加,又可以降低。

钠离子通道紊乱,可能是涉及外周致敏机制的另一种因素。轴突兴奋性的变化,提示钠离子通道损伤。在这些患者中,瞬间Na离子传导改变即可引起冷敏神经元兴奋性增加,继而导致冷性痛觉超敏。实验性研究提示了,不同的钠离子的重要性。外周神经系统表达的NaV17,已经证明对一些机械性或冷诱发性模型异常重要,但这并不适用于奥沙利铂诱导性冷痛,NaV16的表达对后者比较重要。

啮齿了动物模型的研究还提示TRPA1受体,钾离子超极化激活阳离子通道以及钙离子通道均涉及冷性痛觉超敏与痛觉过敏的机制。

神经压迫或疾病致使Aδ纤维阻滞,可以引起冷觉检测阈值的增加、冷痛性阈值的降低,以及冷觉性质的改变(变为冰冷、针刺、热以及灼烧感)。这可能由于Aδ纤维损伤引起C多型伤害性纤维(热--冷纤维)去抑制所导致,并且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冷性痛觉超敏的解释之一(如图四所示)

另外,中枢神经痛性患者的冷性痛觉超敏可以被相似机制所解释,中枢非伤害性冷通路的损伤或岛叶皮层热感觉区域的破话,可以使多型伤害性受体去抑制,从而激活前扣带回皮层。

临床前调查发现,表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感觉神经元对热、痒敏感,而抑制冷觉。这些神经元为TRP阳离子通道V1 (TRPV1),并且与辣椒素引起TRPV1传入神经激活,从而降低人类冷觉、冷痛性的事实相一致。这些通道的破坏可能无法继续掩盖冷过敏,继而导致冷性痛觉超敏并增加TRPM8的活性,从而提供另一种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冷性痛觉过敏与痛觉超敏的中枢机制。

热性痛觉过敏与痛觉超敏

热刺激通过C纤维以及纤维传导。相应的传导受体是C纤维机械热伤害性感受器,可以对机械性以及热刺激起反应。温热反应的关键传导器为TRPV1,活性随着温度而逐渐增加。其它TRP家族通道(如TRP离子通道V24等)与嘌呤受体也可能参与了热传导。热性痛觉过敏,在炎症性疾病中尤为显著,并且同样可见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热性痛觉过敏可能同样涉及中枢机制,10%的患者显示有中枢性疼痛。一个经典的热性痛觉过敏案例是遗传性红斑肢痛症—-特点为双侧四肢远端严重烧灼痛(足部尤为明显)—--与血管扩张以及手足泛红相关。这种疾病,为常显性遗传,由NaV17通道的错义突变导致,引起激活阈值的降低。这些患者的C纤维有异位性活动,提示膜兴奋性增加。

在神经损伤中,关键性热传导介质TRPV1表达发生变化。在受损的神经纤维中TRPV1下调,而未受损神经纤维中则上调,并且在Aδ、Aβ类型的细胞中有新生表达。综合起来,这些发现提示外周以及中枢神经机制,可能参与神经系统损伤后热性痛觉过敏的发展与维持。

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手段的主体。目前有多种药物用于神经病理性痛觉超敏以及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的调节。包括作用于电压门控性或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的药物以及阿片类、大麻素类、甘氨酸抑制剂。

鲜少有研究能够特异性解决诱发性疼痛的治疗问题。一些主要研究药物治疗神经病变性疼痛疗效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性试验,报道了药物对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的作用。毛刷与棉签诱发的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经常用于预后的评估,随后为针刺样痛觉过敏与冷性痛觉超敏。

在不同外周或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中发现,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大麻素、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拉莫三嗪、美西律、利多卡因凝胶以及A型肉毒毒素可以缓解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冷性痛觉超敏或针刺样痛觉过敏。

使用静脉注射治疗调查药物对不同类型诱发性疼痛的效果,结果显示钠离子通道阻滞剂、阿片类、NMDA拮抗剂以及丙泊酚对机械性与冷性痛觉超敏有效。

另外临床上还开展了检测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能否预测整体治疗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样痛觉过敏,可以作为普瑞巴林对HIV多发性神经病变整体疗效的预测因素;而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或重复样针刺的时间总和,可以作为预测拉莫三嗪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的预测因素。

但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对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性神经痛的疗效,以及左乙拉西坦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疗效没有预测价值。

这些结果全部依靠事后分析。6项静注药物的治疗研究,检测异常性疼痛或痛觉过敏能否作为整体疼痛缓解的预测因素,结果只有1项研究提示两者具有预测作用。 但本文作者,Jensen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研究显示,静态或动态机械性痛觉超敏可以预测静注利多卡因的疗效。然而其他研究没能发现,诱发性疼痛可以预测利多卡因、吗啡与氯胺酮的疗效。

非药物性调节

研究证明,心理与生理性调节有助于改变外周神经损伤患者的异常性疼痛现象。另外,一篇涵盖不同电、磁刺激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综述显示,这些技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益并且与感觉迟钝或异常性疼痛相关。

结论与未来方向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痛觉过敏与异常性疼痛,联合感觉丧失是伤害性系统活动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感觉丧失的程度与级别可以显示外周传入神经阻滞大小或丧失正常传输模式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

另一方面,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区域,提供了检测神经系统内部结构的手段。根据刺激的不同类型,对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进行准确分类,可以更深一步探索疼痛潜在机制,并且实现不同类型的管理。

由于现存药物为非特异性治疗模式。这种非特异性限制了研究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可能性。然而,随着新型与更特异性的药物问世,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亚型有可能作为附加的终点检测事件,应用于临床研究中。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0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