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型帕金森病的疾病外显率

2014-10-27 09:26 来源:丁香园 作者:kimfrost
字体大小
- | +

最初人们把帕金森病(PD)的发生归结于环境因素;尽管已有数个PD家系表现出了孟德尔遗传模式,但是人们还是认为在晚发型PD中,遗传因素是微不足道的。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相关研究的进行,上述论断逐步被修正,遗传因素也被纳入PD发病机制。

最初被发现的是在SNCA基因上的多个错义突变和拷贝数变异(二倍或三倍);随后在晚发型家族性PD上也发现了LRRK2、EIF4G1、VPS35和DNAJC13等基因的点突变。但是,这些突变的疾病外显率估计值在不同的研究中差异很大。

为了比较已报道的不同突变在PD中的疾病外显率,促进对晚发型PD的认识,加拿大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并发表在近期的JAMA Neurology杂志上。

该分析纳入了59项已发表的研究(截止到2014年1月31日),共包含709名受试者;从中获取了在全球范围家系和散发病例中,SNCA、LRRK2、EIF4G1、VPS35和DNAJC13等基因病理性突变携带者的数量信息。使用Kaplan-Meier法对年龄相关疾病发生率进行估计;对无症状携带者在最后联系年龄或死亡年龄进行右删失。

分析显示,所有被评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D变异年龄相关疾病发生率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特别要注意的是,SNCA拷贝数变异的外显率与点突变类似,且受SCNA p.A53T点突变影响(平均起病年龄45.9岁;95%CI 43-49岁)。

此外,以色列德系犹太人LRRK2 p.G2019S点突变携带者(平均起病年龄57.9岁;95%CI 54-63岁)和突尼斯阿拉伯柏柏尔人类似(平均起病年龄57.1岁,95%CI 45.5-68.7岁),而挪威的该突变携带者(平均起病年龄63岁;95%CI 51.4-74.6岁)与其他组别有显著差异。

分析得出结论,PD病理性变异有年龄依赖性外显率;这些外显率可能在不同人群中通过调节基因或环境因素作用降低或升高。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1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