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术中SSEPs的改变可以预测围手术期卒中

2014-11-26 09: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辛夷籽
字体大小
- |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症状性颈动脉内膜狭窄(CS)患者降低卒中风险的标准治疗方法;与内科治疗相比,CEA对症状性CS患者(狭窄程度≥70%)有显著疗效。但有研究显示,2%-3%的CEA病例可以出现缺血性损伤(围手术期卒中),继而使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倍。

CEA术中腔内分流术,有助于预防脑灌注不足或缺血;而体感诱发电位(SSEP),是一项确定是否进行选择性分流的检测技术。因此,来自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的研究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回顾,旨在评估CEA期间SSEPs的改变,能否作为围手术期卒中(神经功能缺陷)的诊断标准。

研究者共检索464篇文章,将15项前瞻性及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荟萃分析中。主要通过术后神经功能检测结果,评估术中SSEP的改变,能否用于围手术期卒中的诊断。对汇总数据分析显示,神经系统功能缺陷患者 SSEPs改变的比值比为14.39,提示有神经系统学缺陷患者,术中观察到SSEP改变的可能性为没有神经功能缺陷患者的14.39倍。

这提示,术中SSEP是一项高度特异的检验方法,有助于预测CEA患者神经系统预后。围手术期神经功能缺陷患者,这一期间出现SSEP改变的可能性增加14倍。因此,未来可以运用SSEPs设计出一种有价值的预防性策略,进而降低CEA围手术期脑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0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