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手段,能够评估大脑形态改变,并检测脑血管疾病。纵向及横断面研究已经将脑MRI结果,与卒中、认知障碍、痴呆、死亡风险的升高相连。但不一致的检测方法(如测量白质高信号容积)、样本规模较小、种族均质性队列等因素,限制了大脑形态学研究结果的推广;并阻碍我们进一步弄清,衰老相关大脑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间的具体关联。
为克服上述缺点,近日JAMA Neurol杂志上发表的最新文章,旨在通过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并利用达拉斯心脏研究(一项大规模、多种族、以人群为基础的试验),探索大脑结构与认知功能间的关系。
2009年9月18日-2009年12月28日之间,研究者针对达拉斯心脏研究中的1645名受试者,进行高分辨3.0T MRI检测(二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以及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成像),从而量化脑容积,并且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筛查。
结果显示,校正人口统计变量后,全脑容量、灰质容量、白质容量、脑脊液量以及海马容量,均与认知表现显著相关。而最好预测模型提示,灰质容量、脑脊液量、海马容量,是与MoCA总评分相关性最显著的3种MRI生物标志物。另外,与视觉空间能力关系最密切的脑MRI标志物,包括:全脑容量、灰质容量、白质容量、脑脊液量、海马容量;而与定向能力关系最密切的MRI标志物为海马容量。
脑MRI容量,包括全脑容量、灰质容量、脑脊液容量及海马容量,均与认知功能独立相关,并且可能是重要的早期标志物,能够在年轻的多种族群体中,预示认知损伤风险的存在。最好预测模型提示,相比于单一脑MRI容量的检测,联合多种神经影像学标志物可能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