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

武剑教授:精准评估和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武剑    2016-05-06
字体大小: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病因,然而对它的诊断、治疗,目前还存在很多谜团。这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武剑在本届大会上设置脑动脉粥样硬化论坛的重要原因。

研讨热点话题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而脑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颅内动脉硬化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还有很多原因尚未研究清楚,具体到每一位患者的病因、治疗状况等,情况十分复杂,这些都是目前诊疗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另外,有的人会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而有的人却并不发生,风险因素具体在哪里,最后导致的机制究竟是什么,都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武剑告诉记者,设置这个论坛,对于寻找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评估都非常有帮助,希望通过大家的充分讨论,可以碰撞出大量有关动脉硬化的思想火花,也希望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下,能够逐渐把脑卒中从病因到高危分层,再到精准治疗和诊断等各方面做出更多研究。

据武剑教授介绍,他为这个分论坛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特别是邀请到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做出探索的专家,来共同探的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话题。这个论坛有很多突出的亮点,首先,将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进要行探究和讨论,相关专家会根据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学术进展,来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会关注最近比较热门的问题,如何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情况现 下,分别针对有症状的患者和无症状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治疗。

第三,将关注另一个热点,颅内侧支循环的问题。目前,侧支循环有很多治疗药物,它们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有哪些好处,相关专家也会进行探讨和说明。还有一些热点和亮点是关于颅内的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一直是行业专家们很感兴趣的,也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问题,有关专家也会根据经验进行讨论并回答与会者的问题。

精准评估和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脑动脉作为全身循环的一部分,同样遭受粥样硬化的侵害,所以脑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出现这个病理过程,并且会产生很多不良结果。其主要结果就是引起神经系统的缺氧缺血,导致血管闭塞和脑中风的发生。通常来讲,脑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中风病例里所占比例高达 80%,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根据 病情进展的不同程度,最后导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

武剑指出:「我们需要对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最后发生脑卒中的关系进行研究,看看哪些病人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过程中会发生卒中。因此,需要对风险机制、预警机制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和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原因很多,所以病因学方面并不很清楚,有的人会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有的人不会发生,郱么其中的关键点在哪里,是遗传原因还是凸显因素、血液动力学原因等,这就需要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关注。这样做也是逐步向前推进卒中的预防,也就是关口前移。在粥样硬化当前的诊断手段还比较传统的情况下,怎样进行精确评估和适当治疗,这是脑动脉粥样硬化非常关键的地方。」

目前,脑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采取很多手段进行评估,这些手段可以从不同稃程度和角度反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结果。现在,一些更新的手段也出现了,比如通过高清核磁、三维核磁等进行评估,都可以让医生更加精确地评估其性质和程度。

「我们要通过这样的评估模式,去判断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性质和程度与卒中的关系,进而做好预防模式。这就需要比较大的样本和长时间的随访才能达到目的。同时,不同病因和风险因素造成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它们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这些难点都是需要一个个去解决的,甚至还需要从更深入的层面去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这些都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工作」武剑如是说。

精准评估和治疗是精准医学的精髓,就是运用现代科技和手段,同时结合传统方法来进行诊断和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要进行精准评估和治疗,就需要临床大数据的支撑。大数据来源于临床研究和大规模数据收集,需要运用最新的科技方法才能实现。武剑说:「医学专家通过基因分析,找到不同的基因类型所对应的精准药物,从而对不同的个体选择他们所需要的治疗方式,比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而每一种方法都需要进行长期研究,通过大量的证据来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我们一定会找到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精准治疗模式。」

做好社区防治工作

「我从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到现在一直在关注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也包括病因和机制的探讨,尝试找到一些方法能够预防严重脑卒中的发生。现在,我重点研究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是全身动脉的组成部分,动脉硬化是血管损伤的一种形式,可能是免疫机制的损伤,也可能是炎症损伤,其损伤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生物学机制特别复杂,我在观察生物学机制的同时,作为临床医生,当然也比较关心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多年的从医和学术背景,让武剑成为这个领域的著名学者。

武剑教授现在供职的清华长庚医院位于北京天通苑社区,这层全北京基至是全亚洲最大的社区,常住人口接近 90 万,在这片全新的土地上,武剑正在进行新的探索。

「天通苑社区相对比较成熟,人员也相对比较稳定,因此非常适合做队列研究,同时也非常适合进行慢病管理。」武剑说,「这个社区里没有大型医院,我们就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起来做慢病管理和流行病学研究,想弄清楚社区里面到底有多少风险人群,脑卒中发生率到底有多高,通过长期的控制能否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基于这些方向,我们希望进行专病队列研究,同时利用现代医学服务方法建立起一个网络,把社区脑卒中防治工作开展起来。」

「实际上,治疗仅仅面向个体是不行的,我也在尝试在社区对脑卒中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带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进行分类管理。过去一个医生不可能管理部么多人,现在我们有团队,有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到各级医院,进行分层区管理。我们作为三级甲等医院,需要管理的是风险最高的病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管理风险相对较低的人群,通过网络医疗和分级诊疗、移动医疗等方式,完全可以把天通苑管理起来,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武剑教授说道。

在病因方面,武剑建立了一个脑血管颅内动脉病变的样本库和数据库,通过大样木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病机制和发病机理进行探讨。

武剑说,「我还处通过遗传学方法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到底存在 l 哪些分子机制,这也是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在分子机制方面,我们也通过基因研究,看能否找到一条通道,然 后发现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卒中的生病机制。比如有症状性的颅内动脉狭窄,和无症状性的狭窄,分子机制有何不同,分型在哪里,这样才会对临床有指导作用。我们通过这些研究,加上人群的研究、总地来说,还是在探讨颅内病变的病因和机制以及预防手段。」

编辑: yufang    来源:2016 中国脑卒中大会

  • 马晓伟

    大会主席,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任

  • 王陇德

    大会副主席,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

  • 徐科

    大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 李清杰

    大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