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服用稍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可以致命

2011-11-28 14: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在《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11月22日在线发表的大规模、单中心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多次服用稍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又称扑热息痛)可以致命。

该研究资深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和英国苏格兰肝脏移植中心的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KennethJ.Simpson博士表示,入队时,交错服药过量的患者更可能有肝脏和大脑的问题,需要肾脏透析或辅助呼吸。并且比一次过量的患者死亡的风险更大。

虽然过量模式不是试图自杀者所服的那种瞬间一次过量,但损害却会逐渐累积,结果可能致命。

在英国,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是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的主要病因。然而,以前不知交错过量模式或就医延误对死亡率或紧急肝移植需要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1992至2008之间招募了663名有对乙酰氨基酚诱导性严重肝损伤的患者,其中161名(24.3%)曾交错服药过量。与一次服药过量的患者相比,交错服药过量的患者明显更年长且更有可能酗酒。

当被问到为什么他们多次服用超过推荐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时,止痛是患者最常提到的理由(58.2%)。

在入队时,与一次服药过量的患者相比,交错服药过量患者的总摄入剂量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都要低,但他们更可能发作脑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或机械通气。

尽管交错服药过量患者比一次服药过量患者的死亡率高(37.3%对27.8%;P=.025),但交错过量模式并不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对于交错服药过量,国王学院的预后评估标准(King'sCollegepoorprognosticcriteria)的灵敏度下降(77.6%,95%可信区间[CI]为70.8%-81.5%)。

一次服药过量后24个多小时才延迟就医的患者在能准确确定服药时间的患者中占44.9%,与死亡或肝移植独立相关(比率比[OR]2.25;95%可信区间为1.23-4.12;P=.009)。

在逻辑回归分析中,研究人员作了症状和体征如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各种人口因素的对照。

Simpson博士称,对交错服药过量或一次服药过量后就医延迟的患者,不论扑热息痛的血浓度如何,都需要加以密切监测并考虑给予扑热息痛解毒药N-乙酰半胱氨酸(NAC)。

因为这两组患者发作多器官衰竭的风险会增加,应考虑将他们及早转到专业肝脏中心治疗。

本研究的局限包括依赖患者回忆起最后服用的时间、总扑热息痛服药剂量、及自杀意图;关于同时使用P450酶诱导剂或最近禁食的有限数据;以及对在苏格兰发生的较严重的对乙酰氨基酚毒性病例的选择偏好。

研究作者总结,此大样本研究证明了就医延迟和交错服药过量模式给扑热息痛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后结果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医延迟超过24小时以上和交错服药过量都与多器官损伤及肝移植需要紧密相关。对这些服药过量模式患者的治疗应注意ALF进展高风险,他们在就医等待一系列的ALT和PT水平时应接受NAC。

编辑: wushif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