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痉挛诊断流程
眼睑痉挛系指眼、眶和眶周轮匝肌的自发痉挛性收缩,其诊断往往较为困难,来自意大利的Giovanni Defazio等医师设计并验证了眼睑痉挛临床诊断指南辅助临床医生确诊或否定临床可疑的眼睑痉挛,结果发表在2013年7月16日的Neurology杂志上。
该研究确定的指南包括3个步骤来诊断眼睑痉挛:1、识别与眼睑痉挛相关的临床症状项目;2、评价与眼睑痉挛相关临床症状项目的相关性;3、评价利用这些临床症状诊断眼睑痉挛的效度与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最初确定的19个临床相关项目中,最终筛选出7项相关症状进行进一步分析。神经病学专家和眼科专家对此7项临床症状表现出明显的观察者一致性,7个临床症状包括:由于眼轮匝肌痉挛导致眼睑狭窄或闭合、双侧眼睑痉挛、双眼睑同步痉挛、单一刻板痉挛模式、感觉诡计、无法自主控制眼睑痉挛和静息时计数眨眼次数。每一项临床症状都无法准确分辨眼睑痉挛患者、正常对照者及其他眼睑异常患者。但是,联合该7项临床症状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组合方式可以达到93%敏感性和90%的特异性,该诊断流程首先验证“眼轮匝肌单一刻板、双侧、协同痉挛从而导致眼睑变窄或闭合”,随后识别感觉诡计或替代性症状,眨眼次数增多。
该研究提供了诊断眼睑痉挛的准确及有效临床指南。使用该指南的诊断流程帮助在临床和研究中识别肌张力障碍。
注:“感觉诡计”(sensory trick)现象,病人用手轻微触摸身体的某一部位可以明显地控制肌肉痉挛和姿势异常,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的位置。振动刺激可以诱发出肢体的不自主肌肉收缩,甚至导致出现异常姿势。因此,感觉反馈传入冲动对局部肌张力障碍有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