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来不易的"心房扑动"



图1,9点10分

图2,10点16分

图3,10点23分

图4,10点33分

图5,10点24分

图6

图7,10点39分
女,82岁,因心慌就诊。 多年没看过病了。为了降心率,10点吃了倍他乐克。
心电图诊断:
1,心房扑动,
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ST段改变。
分析:
一,看点在于,能不能由第一个图想到最后这个图。第一个图很不典型,为了明确诊断,不得不等了很久。心室率降下来后,心房扑动“F波”就很明显了。由2:1逐渐过渡到3:1、4:1、5:1,非常难得。
得益于病人的理解,医生的配合。这些图得来不易。
二,心房扑动( AF)是介于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快速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 F波频率250~350/min,其间多无等电位线。F波通常按一定比例下例心室,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时,R-R间期匀齐,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者,R-R间期不规则。
心房扑动比房性心动过速少见,与心房颤动比较,两者的发生率1:15~20,心电图是诊断心房扑动首选和主要技术。多数心房扑动持续时间短暂,仅有数秒钟至数小时,部分心房扑动持续存在或转变为心房颤动。
三,典型心房扑动
典型心房扑动包括逆钟向和顺钟向两种类型:逆钟向心房扑动, 11、 III、aVF导联F波倒置,顺钟向心房扑动,11、 III、aVF导联F波直立(如图)。
1. F波 :波形相同、波幅相等、间期匀齐、波间无等电位线、呈三角形的锯齿状F波,F波频率250~350/min.
2. FR间期 :FR间期可以固定,也可不固定。FR间期通常比窦性心律时的PR间期长。
3. QRS波群:
F波下传的QRS波形一般与窦性QRS波群相同。
但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蝉联现象,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及其分支阻滞,与窦性QRS波群不同。
4,心室率
心室率多在60~180/min,活动或白天清醒状态,多为2:1或3:1下传心室,1:1下传时,心室率快速,夜间睡眠或白天卧床休息时,房室传导比例增大,转变为4:1、5:1、6:1甚至更多的F波因干扰,隐匿房室传导或合并房室阻滞未能下传心室,出现心室长间歇。
心房扑动伴有固定的房室传导比例,固定的FR间期时,心室节律规则,否则,房室传导比例多变,FR间期不固定,心室节律是不规则的。
四,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为1:1或2:1时,应与房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最后编辑于 2022-09-19 · 浏览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