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心脏麻醉一次用那么大剂量的肝素,麻醉医生心里有把握吗?

发布于 2022-09-29 · 浏览 2902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2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图片来源 | 全景视觉

在心外麻醉轮科时第一次使用『 大剂量肝素 』,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因为知道肝素是危险药品,这么大剂量肝素推下去患者体内会发生什么改变呢?肝素是通过什么机制抗凝血起效的呢?抗凝剂种类这么多,为什么非要选择普通肝素呢?

带着这么多为什么,开始今天的学习之路吧!

肝素的分类

肝素是内源性产生的直链多糖,由吡喃糖喹酸和葡糖胺残基的重复单元组成,内源性的肝素目前作用尚不明确。

普通肝素

临床上常用作抗凝剂的肝素提取自猪肠或牛肠。是不同长度多糖组成的混合物,平均大小约为45个糖单位,对应平均分子量15000D(3000-30,000D)。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经酶或化学解聚得到的产物,平均长度约为15个糖单位,平均分子量4000-5000D。

磺达肝癸

是由肝素的最小抗凝血酶(AT)结合区组成,含5个糖单位,分子量约为1700D。

肝素的抗凝机制

1):肝素与抗凝血酶AT结合后引起AT构象改变,增强了AT与凝血因子(凝血酶IIa因子,凝血活酶Xa因子)的结合,使AT从凝血因子的慢速灭活剂转变为快速灭活剂,肝素可使AT的抗凝活性增强1000-4000倍。

2):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能力的区别:如Fig 1 两者都可以灭活X因子,但是普通肝素还可以灭活II因子,因此普通肝素抗凝作用更强。

灭活凝血酶需要肝素-AT-凝血酶形成三元复合物,要求肝素链长度至少为18个糖单位,因此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癸都不能灭活凝血酶。

img

我们解释了不同分子量肝素的结构区别,阐明了其抗凝能力存在区别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关注下临床与之相关的几个小问题。

体外循环时为什么使用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起效快失效快,通过静脉给药即刻起效,半衰期45分钟至1小时。而低分子肝素静脉给药后约2小时达到峰值,最常见给药途径是皮下给药,在治疗第2-3日达到稳定水平。

普通肝素可用硫酸鱼精蛋白完全迅速逆转其作用;而低分子肝素作用持续时间长,鱼精蛋白不容易使其失活。因此体外循环选择普通肝素更合适。

肝素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是『出血』,将肝素和鱼精蛋白与其他药物贴好标签,分开放置,避免用药错误。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HIT』是罕见但可能致命的并发症。肝素诱导的抗血小板抗体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并增加静脉和动脉血栓风险。

『皮肤坏死』和『局部变态反应』:肝素可引起过敏和非过敏性皮肤病变。皮肤病变的发生率高度取决于给药途径。可能为主要部位或全身皮肤出现迟发型超敏反应,出现湿疹样或瘙痒性红斑等。

其他:『高钾血症』(罕见),『骨质疏松』(长期使用)。

什么是HIT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IT』是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暴露后危及生命的一种并发症,与肝素的剂量,给药方案和给药途径无关。

肝素与抗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4)复合物的抗体可激活血小板,引起非常严重的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表现出来是血小板显著降低)。

若出现此类患者,应该在病历中重点强调记录为“肝素过敏”,应终生避免肝素。

在实验室结果确诊之前,对高度怀疑HIT的患者应按照HIT治疗。

治疗的两大目标:通过去除所有肝素阻止血小板激活,在血栓形成风险降至基线之前提供抗凝治疗。

抗凝剂可选择肠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比伐卢定)、磺达肝癸,或直接口服抗凝剂(如阿哌沙班、艾多沙班、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HIT患者罕见出血,建议在没有出血时不给予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肝素使用的评估

肝素较少长期使用,但是大剂量应用肝素时仍需要关注患者术前的状况

针对潜在出血性疾病和/近期创伤或外科手术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血常规需获得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凝血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aPTT;对部分患者可检测基线抗Xa因子水平;肝功能检查要注意,因为肝素可能导致某些患者出现无症状转氨酶升高。

重点总结

肝素类药物的抗凝机制是通过放大抗凝血酶AT的抗凝作用。肝素可以抑制IIa, Xa因子的活性,抗凝效果更强,而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癸仅能抑制Xa活性,抗凝效果较弱。

参考文献:up to date临床顾问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902

1 16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