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惊奇病例:「调皮」的颅内异物,术中多次迁移横跨脑室,医生都捏一把汗…
患者:37 岁,男。
主诉:颅内异物滞留。
入院检查:入院时脑神经功能完好,仅有轻度意识混乱,血流稳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为 14(E4V4M6)。头部 CT 成像显示异物滞留在第三脑室内,于右额角放置脑室外引流管(EVD)以防止脑积水,计划行额部开颅术进行伤口清创和修复硬脑膜。进行额叶开颅手术诱导时对患者进行头孢唑林 2 g 静脉注射,并每 8 小时静脉注射 2 g 头孢唑林,持续 5 天。
手术过程:第一次手术时,异物位于第三脑室,由于担心异物通过门罗孔取出时会损伤穹窿,医疗团队决定不通过内窥镜方法取出异物,而是采用半球间入路。

然而,在额部开颅手术后重新进行 CT 成像显示,异物已经迁移,现位于脑导水管处。

医疗团队认为,从脑导水管内取出异物的手术方法会带来很高的发病风险,因此决定在后续重复进行神经影像检查,观察患者患处情况。所幸该患者临床情况稳定,在此期间没有任何新的局灶性缺陷。
在此期间,头部重复 CT 成像表明,异物随后穿过中脑导水管到达了第四脑室。

时间紧迫!医疗团队迅速将患者运往手术室进行手术。
在将患者定位在手术台上以及整个手术期间,EVD 保持关闭。手术期间未测量颅内压。患者俯卧,头部弯曲,并进行枕下开颅手术。通过前脑对第四脑室进行初步检查后,可以看到异物远端部分。但是,在通过扁桃体入路后,异物却开始在导水管内「下降」,手术不得不停止!
三小时后,成像检测显示异物「返回」第四脑室,随后使患者采取坐位再次进行额部开颅手术,最终在医疗团队的协作下成功将异物从心室系统中取出。手术期间患者耐受情况好,无并发症出现,EVD 移除。术后患者情况平稳,第二天 GCS 评分为 15。

——————————————————————
图片来源于国外医学论坛
《世界惊奇病例》第 113 期!
该栏目收录了国内外医疗网站上分享的罕见、匪夷所思的病例,病例来源于全球各地同行的分享,我会尽量搜集病史信息,非常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一起锻炼临床推理能力!
最后编辑于 2024-05-10 · 浏览 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