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了肿瘤,栽在心脏”——免疫抑制剂相关心肌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让人类首次在“治愈”层面看到了攻克晚期恶性肿瘤的希望。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抗肿瘤作用的科学家也因此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目前ICIs在我国各级医院逐渐广泛应用。


但这类“抗癌神药”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CIs相关心脏不良反应包括:ICIs相关心肌炎、心包疾病、血管炎、急性冠脉综合征综合征、血栓栓塞事件、心律失常、和左心功能障碍等。其中,ICIs相关心肌炎的发生率为0.06-3.8%。而此类心肌炎发病后病程进展迅速,患者从症状发作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仅为32天,死亡率高达39.7%-66.0%。因此ICIs相关心肌炎是当前心内科及肿瘤相关科室人员关注的重点。


多项研究报道,ICIs相关心肌炎的发病时间为用药后17-25天不等。ICIs相关心肌炎表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痛、呼吸短促、水肿、乏力等,典型心肌炎综合征还包括心包炎、心包积液等表现。以下人群发生ICIs相关心肌炎的风险可能更高:ICIs联合治疗(两种ICIs联合、ICIs联合化疗或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合并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或桥本甲状腺炎、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心衰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体重指数较高和高龄患者。

接受免疫治疗的广大患者尤其对有基础心脏疾病患者,若出现心悸、胸痛、呼吸短促、水肿、疲劳、乏力等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最后编辑于 03-21 · 浏览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