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颅脑损伤处理

心血管版达人 · 最后编辑于 03-25 · 来自 iOS · IP 广西广西
968 浏览

一、病理机制与分类

1. 颅腔容积与颅内压: 颅腔容积有限,仅能容纳少量出血。单纯颅内损伤通常不足以引起低血压,但继发性脑损害(如低血压、缺氧、颅内压升高)可导致脑组织移位,引发脑疝。

2. 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 ①原发性损伤:由撞击时的机械性破坏直接导致,如脑震荡、脑挫裂伤,表现为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②继发性损伤:由低血压、缺氧、颅内压升高等引发,具有可逆性,需及时干预。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 典型症状: 包括意识障碍(GCS评分评估)、头痛、呕吐、瞳孔变化(如散大伴昏迷提示脑疝)及神经定位体征(如偏瘫)。

2. 影像学检查: ①CT:急性期首选,可快速明确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②MRI:适用于病情稳定后评估细微脑损伤,但急性期不推荐。③腰椎穿刺:用于诊断脑脊液漏或感染,但需严格掌握禁忌证。

三、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控制颅内压:通过过度通气(PaCO₂ 30-35mmHg)、甘露醇(禁用于低血压患者)及镇静药物。

维持生命体征:保持气道通畅,预防低氧血症,控制癫痫发作。

颅底骨折处理:抬高头部30°,避免用力咳嗽,脑脊液漏无效时考虑腰椎穿刺引流。

2.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包括急性血肿扩大、脑疝形成(GCS≤8分)、CT显示明显占位效应等。

术式选择:

血肿清除:适用于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内血肿。

去骨瓣减压:用于广泛脑挫裂伤或术后颅内压持续升高。

凹陷性骨折整复:凹陷深度>1cm或压迫功能区时需手术。

四、并发症与预后

1.常见并发症:脑水肿、脑积水、感染(如脑膜炎)及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

2. 预后因素:损伤类型、年龄、治疗时机密切相关。轻型损伤多可恢复,重型损伤需长期康复。

五、特殊类型脑疝

1.小脑幕切迹疝(钩回疝):颞叶组织压迫中脑,表现为同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

2.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延髓受压,可迅速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六、总结

综上,颅脑损伤需结合临床评估与影像学检查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手术干预和规范化非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思维导图: 仅供参考

img
颅脑损伤 (39)
回复4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