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商慧芳:阿尔茨海默病进入疾病修饰治疗的新阶段

发布于 04-17 · 浏览 1447 · 来自 iOS · IP 西班牙西班牙

今年1月,强生已经宣布其在研靶向Tau蛋白的单抗Posdinemab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目前Posdinemab正在开展IIb期临床研究,期待能获得阳性试验结果。

img

商慧芳提到,虽然治疗手段在丰富,但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及时进行发现干预仍然至关重要。因为一旦疾病进展到晚期,神经细胞已经死亡后无法再生,即使清除了淀粉样蛋白斑块和异常磷酸化的Tua蛋白也没有明显意义。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重筛查阿尔茨海默病?商慧芳表示,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APP)、早老素1(PSEN1)、早老素2(PSEN2)这三个基因是非常明确的引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基因。如果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病史,自身又检测出携带致病基因的致病位点,将来的发病几率则是100%。而如果自身没有携带致病基因,但有风险基因,例如最强的风险基因是载脂蛋白E(AopE)基因,携带两个E4基因型会比普通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12倍,只有一个E4基因型则风险比普通人增加3到5倍。

一旦被明确为重点人群,可以通过腰椎穿刺和PET-CT两种手段明确是否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有创检测是通过腰椎穿刺取出脑脊液进行化验,如果脑脊液存在淀粉样蛋白的明显改变,则提示为阿尔茨海默病;无创检测则是通过PET-CT检测大脑中是否存在淀粉样蛋白斑块以及其沉积部位。

但商慧芳坦言,目前,腰椎穿刺的接受程度较低,而PET-CT由于需要注射示踪剂等原因,临床中做PET-CT患者等待的时间较长,且这种检查方式需要医生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并不普及。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正在接受入院输液治疗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检测手段推广效果欠佳的背景下,阿尔茨海默病的早诊率较低。数据显示,目前早期AD就诊率为28.6%,轻度认知障碍(MCI)就诊率仅为2.8%,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即为中晚期,丧失了获得早期诊疗的机会。

商慧芳强调,相较临床检测,患者自我发现尤其是亲属观察与发现仍然至关重要。她提醒说,如果患者反复出现近期记忆下降、词不达意等表达障碍,家属应该区分该病的早期症状和自然衰老之间的区别,并到医院寻求正规诊疗建议。

尽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不仅是对个体病情的及早干预,也是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尽可能降低该疾病的社会负担。一项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AD患者的年总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达1.1万亿元人民币。据推算,到2030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社会经济成本将达到3.2万亿元,在2050年达到11.9万亿元。一项研究显示,中度、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医疗成本是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1.3倍、2.1倍。@丁香通讯员

阿尔茨海默症 (27)

最后编辑于 04-17 · 浏览 1447

4 2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