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一种致命性心血管急症,因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以下为详细解析:
1. 定义
主动脉壁分为内膜、中层和外膜。当内膜撕裂,血液冲入中层,使血管壁分离成“真假两腔”,形成夹层。若外膜破裂,可导致大出血,死亡率极高。
2. 常见病因
-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占70%-90%)。
- 结缔组织病:如马凡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血管壁结构异常)。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削弱血管壁。
- 外伤/医源性损伤:如导管手术、车祸撞击。
- 妊娠:血容量增加和激素变化可能诱发。
- 其他:先天性主动脉畸形、梅毒性主动脉炎等。
3. 分型
Stanford分型
- A型:累及升主动脉(占2/3),需急诊手术。
- B型:仅累及降主动脉(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可药物或介入治疗。
Debakey分型◆
- Ⅰ型:破口在升主动脉,延伸至降主动脉。
- Ⅱ型:局限于升主动脉。
- Ⅲ型:破口在降主动脉(Ⅲa限于胸主动脉,Ⅲb延伸至腹主动脉)。
4. 典型症状
- 剧烈疼痛:突发胸部或背部“撕裂样”剧痛,可向颈部、腹部放射。
- 缺血表现:肢体脉搏不对称、尿少(肾缺血)、截瘫(脊髓缺血)。
- 其他症状:晕厥(低血压)、呼吸困难(心包填塞)、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受压)。
- 致命并发症:休克、心脏压塞、猝死。
5.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
- CTA(金标准):快速明确夹层范围、破口位置。
- MRI/MRA:适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 经食道超声(TEE):床旁评估,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
- 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升高(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
6. 治疗原则
◆急性期处理
- 控制血压和心率:
- 目标:收缩压100-120 mmHg,心率60-80次/分。
- 常用药物: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联合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
- 镇痛镇静:吗啡缓解疼痛,减少应激反应。
◆手术治疗
- Stanford A型:紧急开胸手术,替换病变主动脉,修复或置换主动脉瓣。
- Stanford B型:
- 无并发症:首选药物控制,病情稳定后可行腔内修复术(TEVAR)。
- 并发症(如脏器缺血、破裂):需急诊手术或介入。
7. 预后与随访
- 死亡率:
- 未治疗的A型:24小时内死亡率达50%,1周内超80%。
- B型:早期死亡率约10%,但合并器官缺血时风险增高。
- 长期管理:
- 严格控制血压(目标<130/80 mmHg)。
- 定期复查CTA或MRI(术后3、6、12个月,之后每年)。
- 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
8. 预防措施
- 控制高血压:规律服药,监测血压。
- 高危人群筛查:马凡综合征患者定期心脏超声检查。
- 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损伤风险。
- 警惕症状:突发胸背痛立即就医,避免误诊为心梗。
♦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及时识别症状并迅速就医是关键。治疗需结合分型选择手术或药物,术后长期管理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若有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遗传病),应积极干预以降低发病风险。
零点“心”分享!(1848)
最后编辑于 04-23 · 浏览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