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65例疗效观察

2015-02-11 18:52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作者:李蕾 邹先彪
字体大小
- | +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皮损消退1个月后仍遗留烧灼、针刺、刀割、电击、搏动、紧束样等疼痛,呈持续或间歇性发作,多伴有痛觉过敏和异常。PHN可持续数月或更久,严重程度、性质及频率因人而异。
 
本研究对2012年1月-10月解放军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65例PHN患者采用普瑞巴林及阿米替林口服治疗,试图进一步探讨普瑞巴林对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普瑞巴林,79.41%)明显优于对照组(阿米替林,51.6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普瑞巴林治疗PHN安全有效。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PHN患者65例,男30例,女35例,平均年龄(65.3±6.4)岁,病程1-36个月,病变累及头面部、胸背部、腰腹部、四肢、外阴等,均为单侧神经受累,皮疹已治愈,视觉模拟评分(VAS)4-10分。
 
纳入标准:符合PHN的诊断标准;VAS≥4;病程>1个月;依从性好,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病变、血液病、心功能差、肝肾功能不全者;未能坚持疗程,中途失访者;用药期间因为药物反应难以耐受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将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VAS评分等均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普瑞巴林150-600mg口服,3次/d(起始剂量75mg,2次/d);
对照组:予阿米替林50-75mg口服,3次/d(起始剂量25mg,每晚1次)。
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其他口服和外用止痛药物。
 
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每周复诊1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VAS评估,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周和2周时的疼痛情况。VAS评分标准按无痛到剧烈疼痛分为10级,由患者自行判定。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和进行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计算。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指数≥90%为治愈,61%-89%为好转,21%-60%为进步,≤20%为无效。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
 
二、结果
 
1 治疗结果
 
65例均完成全部疗程并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及SSRI值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前及治疗后各组内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结束后治疗组VAS及SSR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见表2,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及SSRI值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例(%)]
 
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例和8例头晕和嗜睡,治疗组1例胃肠道刺激,对照组1例震颤,坚持治疗或药物减量后均可耐受,未影响治疗。
 
三、讨论
 
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约20%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目前认为,PHN与神经炎症伴随周围神经结构破坏或感觉神经节神经元破坏及VZV复活过程中或之后,中枢神经系统内信号传导过程发生改变有关。
 
神经炎症反应使周围神经元产生异位电活动,导致自发性疼痛和痛觉超敏;神经损伤后伤害性感受器功能失调,传入神经元与脊髓疼痛信号传递神经元形成异常偶联,传入的冲动变成痛觉信号;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还会进一步引发致敏伤害感受器的活动,使痛觉和痛觉超敏增强。
 
PHN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本研究两组病例在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VAS分值均有降低,但普瑞巴林组分值下降更明显。临床疗效方面,普瑞巴林组有效率为79.41%,对照组有效率为51.61%,前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
 
普瑞巴林(PGB)是新型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突触前α2-δ亚单位,抑制神经元兴奋性,在不改变正常神经功能的同时减少异位激活,减少疼痛信号的产生;通过调节神经末梢钙离子内流,从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了肾上腺和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进一步有效减轻疼痛 。
 
阿米替林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抗抑郁、镇静以及外周抗胆碱作用,已成为治疗PHN的标准疗法之一,该药可降低患者对感觉刺激的高敏感性,能改善睡眠,晚上用量较上午偏多,以适应生理节律。本研究发现,与阿米替林相比,普瑞巴林镇痛效果好,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神经痛持续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章摘自《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7月第28卷第7期P768-769
文章作者:李蕾 邹先彪

编辑: 喻信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