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学研究证据 制定健康促进策略

2011-09-20 00:00 来源:医师报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目前,中国正承受“双重负担”,然而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并未像其他慢病那样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防治策略”论坛上,论坛主席顾东风教授指出,我国心血管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将会持续增长,作为专家,我们正尽可能早地警示政府和民众,让他们有充分时间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目前,医疗问题已经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医疗改革的目的就是使有效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消除医疗的不公平性。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的依据应当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我国民众有理由期待政府在最佳的科学和医学的基础上制定健康政策。

顾东风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可节省人均医疗费用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教授介绍,在我国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四川省和甘肃省开展的“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的卫生经济学评价”项目,共调查8326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住院和直接医疗费用分析,探讨我国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或规范化管理的现状,为进一步评估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中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是否具有卫生经济学上的成本效益奠定基础。

研究发现,参与高血压社区健康或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管理组),对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分级、并发症及血压控制不良后果等知晓率均高于未参与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效控制的年人均成本为2089元,管理组实现血压有效控制的年人均成本仅比对照组多21元,但使血压的治疗率提高了1.6%,血压控制率提高了18.4%。同时,高血压社区健康或规范化管理能够使高血压服药患者的年均治疗费用和年人均住院费用节省约26元(688.50 vs. 714.64元)和245元(936.73 vs. 1181.50元),节省高血压患者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约210元(2165.10 vs. 2375.20元)。通过健康管理,每获得一个质量调整寿命年能节省医疗经费77 796元。

顾教授强调,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和发展改革,应进一步加强和推广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或规范化管理。

刘利群健康服务亟须均等化

卫生部妇社司社区卫生处刘利群处长指出,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工作。通过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蔓延,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差距。

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度精神疾病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卫生监督协管服务10类。项目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向居民提供,所需经费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2009年起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起不低于25元。

项目自2009年7月启动以来,卫生部协调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制度,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意见、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成立了项目协调工作组和专家组,开展了督导检查、人员培训和项目监测等工作。各地按照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截至2011年3月底,城镇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分别达到54.8%和44.3%,其中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30%和15%。为6100多万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检查,管理高血压患者4200多万人、糖尿病患者近1100万人、重度精神疾病患者200多万人。

Andrew Moran不加控制,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达2130万

当今的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也更加明显。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各省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高胆固醇、超重和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正在不断上升,并导致心血管病在中国呈现流行态势。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Andrew Moran教授根据他与中国顾东风教授和赵冬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以“应用中国冠心病政策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心血管病流行趋势”为主题作了精彩报告。该研究采用Markov计算机模拟模型——中国冠心病政策模型,预测了2010~2030年,我国35~84岁的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卒中)的流行趋势。据该模型预测,到2025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将达3亿。在未来20年内,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老龄化,我国成人心血管病发病率每年将增加50%以上。血压、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长趋势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出现额外的24%的增长。2010~2030年,血压、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长趋势将导致中国2130万心血管病患者以及770万的相关死亡。

Moran教授直言,中国必须采取强化预防策略才能避免未来心血管病的流行,如积极控烟和控制血压。

赵冬:补钾应从膳食补充做起

高血压是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患病率逐年增高。到2025年,全球将有15亿6千万人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已知与高血压发生危险相关的因素中,饮食因素的影响已获得大量证据。在数十种饮食因素中,钾是重要的血压保护因素。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赵冬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饮食中钾的含量与高血压关系研究自1920 年代开始,积累了许多证据。包括1988年发表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Intersalt发现,24 h尿钾的排出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负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约有几十项临床试验和4篇系统综述是关于钾与血压的关系,其中三篇系统综述发现补充钾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美国的DASH研究显示,富含钾的饮食结构具有降压作用。同时,一项在台湾老年人中进行的干预性研究发现,食盐中加钾可明显降低老人的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病死亡率。但是,Cochrane最新发表的一篇综述显示,添加钾补充剂对血压的降低效果尚不明确。美国营养协会目前将补钾降压作用的循证医学证据定为Ⅱ级(一般证据)。

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在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明确推荐了每日钾摄入量,大部分国家尚未对此达成一致,但都建议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以补充钾的摄入进,进而控制血压。我国居民的水果蔬菜摄入量严重不足,根据世界健康调查的数据,中国94%的男性和96%的女性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水果蔬菜摄入标准。

赵教授强调,低钾膳食增加高血压的发生危险已较为确定,但每日钾的摄入量和钾盐补充对健康的益处尚需要更多的证据。

何耀早戒烟早获益  50岁为时不晚

戒烟对我国中老年人的健康效应,特别是对心血管病死亡的影响尚缺乏前瞻性证据,且有“中老年人戒烟影响健康”等谬误。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何耀教授指出,其研究组在一个随访33年的队列中进行了一项探讨戒烟与心血管病死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1976年西安市某企业35岁及以上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共计1696人(男1124,女572),基线调查包括人口特征学、血压、血脂、吸烟及饮酒史等。戒烟的定义为已停止吸烟2年及以上者,终点事件为心血管病死亡和总死亡。

结果显示:吸烟致冠心病死亡的优势比(RR)为3.07,缺血性脑卒中为2.06,总心血管病为1.55,烟草相关疾病为1.95,总死亡为1.55。戒烟者中,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均有下降,与持续吸烟者比较,各病种在戒烟2~7年组和戒烟超过8年及以上组的RR值分别为:冠心病0.68和0.44,缺血性脑卒中0.48和0.42,总心血管病0.59和0.52,烟草相关疾病、总死亡0.60和0.32。

何耀教授强调,该研究的结论是吸烟增加中老年人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戒烟(即使50岁开始戒烟)可明显降低总心血管病和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应在中老年人群中强调尽早戒烟对健康的保护作用,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社会环境支持。

编辑: 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