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可更有效地诊断昏迷:用名字呼唤病人可判断其意识状态

2012-06-18 15:31 来源:丁香园 作者:xbingo
字体大小
- | +

用名字呼唤疑似昏迷的病人是评估其意识状态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自己的名字可引起可见的行为及可测的大脑活动,而其他的个人特征不够明显的刺激则不能引起这些反应。这些反应可提供有关恢复潜能、预后及最佳治疗的重要信息。这些见解是由比利时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布拉格的欧洲神经学会会议中提出的。

来自比利时列日省的Gustave Moonen教授今天在布拉格的第22届欧洲神经学会会议(ENS)中谈到一个新的昏迷研究,他说:“呼唤病人的名字,是诊断昏迷的一个简单且更准确的方法。与非个人刺激相比,病人残存的意识对他/她自己的名字的反应更加可靠。根据现有知识,体现在病人的可见行为和可测的大脑活动中的差异可反应自我认知。病人的意识越好,预后就越好,恢复越快。因此,我们很高兴能找到比以前更可靠的诊断意识状态的工具。”

只有通过强化康复治疗,残余意识的潜力才能被激活。如果依靠正确的外部病情评估,患者的意识被判断为比实际状态差得多,那么康复治疗的强度降低甚至完全忽略康复治疗的危险性将增加。ENS秘书长 Moonen教授说:“正确解读意识状态的结果,包括适当的照顾管理以及合适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也包括一些复杂的伦理问题,即如何判定人生命的终点及何时停止对机体状态的维持。”

鸡尾酒会效应的科学使用

Moonen教授关于人对自己名字起反应这一诊断工具的神经学解释如下:“这种反应似乎是一种相当于著名的鸡尾酒会效应的大脑功能。当我们的名字被看似不易察觉的声音提起时,我们会立马振作起来,并开始关注那些能在一定度上激活我们的自我意识的事物。因此,当无法与其交流时,测量这一脑域的活动是判断病人意识状态的一种方法。”

在昏迷状态下评估大脑和意识功能的难点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处于不同昏迷状态的患者的大脑和意识功能进行精确评估也是一个重大挑战。经过创伤或中风等造成的严重脑损伤后,患者往往无法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医学描述了几种不同的阶段。昏迷被定义为完全的无意识状态,是大脑为了再生和自我修复而进行的紧急关机,且无法确定病人能否清醒。当处于无应答觉醒状态,即以前所谓的植物状态时,病人可按睡眠觉醒周期睁开和关闭他们的眼睛,但他们无法进行沟通。当处于最低反应状态,即以前所谓的最小意识状态时,病人可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这些差异往往难以察觉,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处在有限意识状态的患者没有可靠的统计数字。按美国的数据推算,欧盟约有33,000至72,000名病人处于无应答觉醒状态。

听到自己的名字需要的意识

研究人员的第一步就是对处于警戒状态和不同程度镇静状态的正常人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与其他人的名字相比,呼唤试验者自己的名字可激活大量的额外区域(内侧前额叶脑区),但这种效应随意识程度而下降。

自己的名字是通向自我意识的途径

基于这一发现, Steven Laureys教授(比利时列日昏迷科学小组)和Hiebo Di博士(中国杭州)以及他们的团队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植物状或最小意识状态的人来说,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大脑听觉皮层的激活程度,基本上可作为康复可能的一个指标。Laureys教授指出:“不过,在扫描被刺激脑域的个别点时我们发现了巨大的偏差。听觉意识显然可以漂移,然后又重新出现。所以必须进行更频繁的检查,以免忽视有用的康复可能。

在简单的临床试验中,呼唤病人的名字也有很大的用处。研究人员分别用呼唤他们的名字和按铃来刺激处于无应答觉醒状态或最小意识状态的86例昏迷后患者,其中37例出现了眼部或头部运动。其中有34例回应了他们的名字,只有20例对铃声起反应。Laureys教授称: “因此对于处在意识紊乱状态病人,名字比中性的声音更适合用于对其听觉皮层的评估。”

在进一步的试验中,研究人员选择了30例确诊为最小意识,从最小意识状态中苏醒,或处于植物人状态(无应答觉醒状态)的病人,呼唤他们的名字,并要求他们举手。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有5个病人(其中2人已被诊断为植物人)出现了运动皮层的激活。Laureys教授总结说:“这是高级认知功能的明确标志,而这在传统的外部行为评估中不可能出现。这些病人明显充分意识到并理解了研究人员的要求,否则运动皮层不会被触发。由于涉及的脑损伤的类型,信号无法传到它希望移动的肌肉。”

听觉皮层的激活

来自列日的研究人员还在ENS会议上展示了开发用于检测残余意识潜力的仪器的初步研究结果。该研究的出发点是处于戒备状态和昏迷状态下听觉皮层的神经活动会发生自发波动这一发现。大约每20秒,听觉皮层就从专注于外部刺激切换为专注于内部流程,反之亦然。

“我们对健康受试者的研究表明,当大脑的反应声刺激切换为专注外部世界时大脑对听觉刺激的反应,比切换到内部世界时更强烈。但这种差异随镇静的增加和意识的减少而下降。因此,我们可以处理听觉冲动时的这种差异是否存在来确定意识的存在程度。”Moonen教授解释说,“这一发现必须经过相应的大量意识紊乱患者来验证。”

编辑: hejianl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