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无可靠预估rtPA溶栓后出血风险的变量

2012-09-27 15:28 来源:丁香园 作者:geniusgodyu
字体大小
- | +

各变量均不能可靠预估rtPA溶栓后颅内出血风险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但它与颅内出血风险增加有关。英国Edinburgh大学的William N. Whiteley博士等通过系统回顾meta分析发现:目前还没有能够可靠预测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风险的变量。相关论文发表在Stroke杂志2012年9月20日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搜索了rtPA治疗的卒中患者的研究中包含rtPA输注前变量和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颅内出血(脑实质出血或颅内出血相关的病情恶化)相关性的研究,并应用随机效应meta分析计算基线变量和颅内出血的关系。

结果发现:rtPA治疗后颅内出血与以下因素相关:高龄 (每增加1岁相对危险度增加1.03; 95% 可信区间, 1.01–1.04)、卒中严重程度 (每增加NIHSS得分1分相对危险度增加1.08; 95%可信区间1.06–1.11)及高血糖 (每增加1mmol/L相对危险度增加1.10; 95%可信区间, 1.05–1.14)。如果存在以下因素颅内出血的风险几乎增加一倍:房颤、阻塞性心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之前使用了抗血小板药物、脑白质疏松症和治疗前脑影像学可以见到急性缺血病灶。基本上没有变量可以用队列的组成、颅内出血的定义或协同因素校正程度来解释其在不同研究中相关性强弱的不同。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个体基线变量与rtPA治疗后颅内出血的相关性为中等。如果单纯就临床或影像资料预测rtPA治疗后颅内出血风险是很难的。这些观察数据并没有提供可靠的方法预测颅内出血风险以实施个体化治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yujianyu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