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显示:溶栓时间窗延长而人群总体获益减少
大量研究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4.5小时之内使用静脉用阿替普酶(重组组织纤溶酶激活物)治疗能够获益(尽管市场准入时批准的是3个小时)。但是溶栓获益存在严格的时间依赖性,如果扩大时间窗降低治疗的紧迫性,那么任何形式的时间窗延长都会降低人群获益。英国Exeter医学院的MartinPitt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延长溶栓时间窗未必能够带来人群获益。相关论文发表在Stroke杂志2012年9月25日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选取3830位在2005至2010年注册卒中安全治疗—国际卒中溶栓注册表(SITS-ISTR)中进行登记的英国患者,应用Monte Carlo模拟建立模型,使用重组组织纤溶酶激活物治疗(rtPA,延长至发病后4.5小时),通过延长时间窗后住院治疗时间的变化值评估其作用(残疾无或轻微的患者数量)。
结果发现:在英国SITS-ISTR数据库(根据审查校正后)观察到治疗剩余时间和用来治疗的时间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模拟显示:由于“截止时间效应”的增加,延长时间窗使更多的患者绝对获益减少,到达一定程度后延长时间窗对人群的获益可以完全忽略。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尽管起病后4.5小时治疗使患者获益,但如果延长时间窗使更多患者治疗了而绝对获益减少,对人群而言获益可能减少或消失。如果每个患者入院到治疗的时间差能减少8分钟,带来的人群获益将和延长时间窗一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