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与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后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不同

2013-01-05 20:08 来源:丁香园 作者:geniusgodyu
字体大小
- | +

CAS组病灶数多于CEA组的病灶数

国际颈动脉支架研究(ICSS)的亚组研究中发现:支架(CAS)术后相较内膜剥脱(CEA)术后,在弥散加权MRI上出现了新的脑缺血病灶患者更多。为了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弥散加权MRI上病灶特征,瑞士巴萨尔大学医院神经病与卒中单元科的HenrikGensicke博士等人进行了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分析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2月14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发现:相比CEA治疗的患者,CAS治疗的患者其围手术期脑缺血病灶的数量较多且更小,较多地出现在皮层和皮层下白质。这些提示它们引起脑缺血的潜在机制可能不同。

研究人员在ICSS的MRI亚组研究中,对比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入CAS组(n=124)和CEA组(n=107)新发弥散加权MRI病灶的数量、每个病灶的容积和总的容积,以及病灶部位。

研究结果显示:CAS患者的病灶数量多于CEA患者(1个病灶:15% vs 8%; 2–5个病灶:19% vs 5%; >5 个病灶:16% vs 4%)。CAS相较CEA总的预期病灶数风险比为8.8(95%可信区间:4.4—17.5;P<0.0001)。在以下情况中病灶数增加:随机血压较低、糖尿病、无先兆卒中、左侧狭窄以及患者在那些CAS中常规使用过滤型保护装置的中心进行治疗。CAS组相较CEA组,单个病灶较小(P<0.0001)。两组中总体人均病灶容积没有显著差异。CAS组相较CEA组,病灶较多出现在皮层区域和软脑膜动脉供血的皮层下白质(风险比:4.2; 95% 可信区间:1.7–10.2; P=0.002)。

该研究发现:相较进行CEA治疗的患者,接受CAS治疗的患者其围手术期脑缺血病灶的数量较多,且更小,更多的出现在皮层和皮层下白质。这些结果可能说明它们引起脑缺血的潜在机制不同。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yujianyu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