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能自理者发生卒中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2016-03-10 15: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qqdanjuan
字体大小
- | +

静脉溶栓(IVT)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方法。然而,尚不清楚 IVT 是否同样适用于卒中前不能独立生活而依赖他人照顾的患者(即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 ≥ 3 分)。此类患者往往没有资格参与大型随机对照 IVT 试验,如第三次国际卒中试验(IST-3)。在临床实践中,不能独立生活的患者不考虑 IVT 治疗。

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神经内科的 Gensicke 等学者探讨了病前不能独立生活的卒中患者接受 IVT 治疗对预后及并发症(出血)的影响,结果发表在 Stroke 杂志上。

本研究纳入 7430 例接受 IVT 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 489 例(占 6.6%)病前不能独立生活,6941 例(93.4%)卒中前能独立生活。卒中、痴呆、心脏及骨骼疾病是病前不能独立生活最常见的原因。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现行指南接受 IVT 治疗。

通过比较卒中前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前 mRS 得分 3~5 分)与能够独立生活(卒中前 mRS 得分 0~2 分)的患者,探讨病前是否能够独立生活对卒中预后的影响。比较卒中前对他人不同程度依赖对预后的影响;研究卒中 3 月时,病前不能独立生活对功能预后的影响。

预后及并发症的评估如下:(1)3 个月时不良功能预后,定义为先前独立的患者 3 个月时 mRS 得分 3~6 分,先前不能独立生活的患者 3 个月时 mRS 得分较卒中前 mRS 得分增加;(2)死亡;(3)依据欧洲急性脑卒中协作组研究 (ECASS)-Ⅱ试验标准诊断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

研究结果显示,病前不能独立生活的患者死亡率更高,独立与非独立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相当。非独立患者较独立患者预后不良更常见,而校正后两者相似。幸存者中,病前独立与非独立患者预后不良的比例不存在明显差异。校正年龄及卒中严重程度后,非独立患者预后不良的几率降低。

该研究表明,接受 IVT 治疗的病前不能独立生活的卒中患者较独立生活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及不良预后可能不受病前是否生活独立影响。幸存者中,先前不能独立的患者至少有效地避免了不良预后。因此,对于病前不能独立生活的卒中患者不行 IVT 治疗或许是不合理的。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