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弓部的易损斑块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近年来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 2016 欧洲卒中会议(European Stroke Conference,ESC)上,德国 T.Wehrum 等的研究团队向大家介绍了利用 3D 多对比 MRI 与 4D 动态 MRI 技术对隐源性卒中和对照组患者的主动脉斑块形态和栓塞风险评估。
40 例隐源性卒中患者和 60 例来自眼科的对照患者接受了 3D 多对比 MRI 扫描,研究者对主动脉斑块的形态、部位及易损程度(表面情况、斑块成分、钙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 4D 动态 MRI 技术绘制了斑块可能的栓塞途径。
结果发现,隐源性卒中患者中共 23 例(57.5%)发现主动脉弓小斑块(<4 mm),对照组中 33 例(55.0%)发现小斑块;22 例(55.0%)隐源性卒中患者和 10 例(16.7%)对照患者主动脉弓存在厚度超过 4 mm 的斑块。隐源性卒中患者中,稳定、不确定、不稳定斑块分别为 2、10、22 例,对照组分别为 0、7、2 例。18 例斑块厚度超过 4 mm 的隐源性卒中患者存在可能的脑栓塞途径,其中 12 例为不稳定斑块。
这项研究再次说明了影像学技术对卒中病因学诊断的重要性,通过斑块特点和栓塞风险的分析,有助于今后对需要强化抗栓治疗患者的选择。
参考文献
T.Wehrum, et al. Detection of vulnerable aortic plaques as embolic source of stroke using 3D multicontrast MRI and 4D flow MRI embolization mapping. ESC 2016.
本文为作者原创编译总结,若需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