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2 日,在第十二届亚太介入放射学大会(APCCVIR 2016)上,大会共同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副院长姜卫剑教授就我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现状及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适应证与风险规避等问题向丁香园进行了介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我国的常见病,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 8% 以上。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也是我国患者发生脑中风或脑梗塞的最常见原因,占据脑梗患者发病原因的 1/3,因此它是我国亟待攻克的一道难题。
国外患者更常发生的是颈动脉狭窄,他们对此进行了许多深入研究而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少有涉猎。我国开展颅内动脉狭窄相关系统研究的时间约 20 年,目前研究的手段是采取手术方式解除颅内动脉的狭窄,如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姜教授介绍到,国内第一例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在 2001 年进行,当时患者因药物治疗无效而反复发生中风,因此采用了手术治疗,术中采用的是冠状动脉支架。由于颅内血管拐弯较多,一般支架行进困难,随后姜教授等开展了颅内专用支架的研发,并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颅内动脉狭窄成形术专用支架,目前亦应用得非常广泛。
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可发生脑梗等并发症,其风险高达 10%,但国内水准仍优于国际水平。在美国 2013 年发表的多中心研究中其颅内支架并发症发生率约 14.7%,而在 2015 年发表的另一研究中并发症发生率也高达 24.1%。
与药物治疗不同,手术风险主要取决于医生,有经验的医生可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 6% 以下。而在该中心可将手术并发症控制在 2%,且零死亡率。那么如何掌握颅内支架植入术的适应证并规避手术风险呢?
姜教授指出,医生的最高要求是做到个体化治疗,好比在穿着上讲究量身定制。在治疗中,首先需对患者进行甄别,判断其属于高危患者还是低危患者。对手术高危患者,个体化定制手术方案。随后,姜教授对存在成角病变的患者治疗策略以及小血管闭塞的风险规避方法进行介绍,以生动实例作了详细说明。
颅内支架成形术十分精细,在治疗前需先了解患者病变信息并明确其全貌,例如斑块的方向位置、血管是正性重构还是负性重构、血管是否存在成角病变等。之后再根据患者信息制定精细的手术策略,如扩张时间、支架类型等。另外,颅内支架成形术的并发症还包括血栓形成,目前利用血栓弹力图以指导抗栓药物的应用,已基本可避免它的发生。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视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