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东升教授专访:震颤定量分析的临床应用

2016-06-03 19:01 来源:丁香园 作者:李娜 罗妍
字体大小
- | +
ccvideo


2016 年 6 月 2 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大会隆重召开。

在此次会议上,针对震颤定量分析常用方法及临床意义、震颤定量分析的要点与难点等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樊东升教授与丁香园分享了他的观点。

震颤定量分析常用方法及临床意义

神经电生理技术以前更多地集中在周围神经和肌肉疾病的检测,而震颤分析属于神经电生理的一种新技术,其包括不同的方法,现在临床主要应用的是频率分析法,通过分析肌肉节律性收缩频率,为一些锥体外系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进而补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不足。

通过震颤分析可以获得震颤频率、震颤幅度几个参数,同时还可以明确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协调性,这也是很重要的参数。比如帕金森病的震颤是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互相的一种协调的收缩,而肌张力障碍的震颤就是一种共同的收缩,所以不同疾病,震颤的模式不同,这有助于临床鉴别一些复杂震颤。

另外,对于帕金森病或其他神经变性病,现在很重要的一个进展就是寻找新的生物标记物,2014 年 The Lancet 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震颤是帕金森病很早期的表现之一,在诊断帕金森病 10 年前,可能就已经出现震颤的一些症状,而且震颤可能是很轻微的,此时通过震颤分析,可能获得一些早期的生物标志物。

电生理辅助技术会帮助我们获取一些锥体外系疾病相关的新的信息,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扩大了电生理技术的应用范围。

震颤定量分析的要点与难点

震颤定量分析实际上还是比较简单的,目前已经程序化,具体操作过程中,安置电极与一般电生理检查可能不同,因为震颤检测同时涉及主动肌和拮抗肌,而且在运动过程中除了看静止性的结果还需要看姿势性的,这些都是既往电生理技术没有太接触的东西。总体操作上没有特别的困难,目前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发该技术,使其更好的用于临床,甚至科研。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会议专题:第九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大会专题

编辑: 李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