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TIC和TRILOGY ACS 血小板功能测定亚组研究,均为发表在2012AHA科学会议上的最新临床研究。两项研究对血小板功能测定的有效性提出了疑问。使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临床上可方便的测定P2Y12拮抗剂的疗效,已投入商业供应的产品有VerifyNow? P2Y12分析仪(美国,圣地亚哥,Accumetrics公司)。是否血小板功能降低能转化为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还不清楚。于是ARCTIC研究的研究者比较了传统治疗方式与以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药物剂量调整的治疗策略。研究共入选了法国38个中心2440名患者,均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术。在检测组,34.5%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及7.6%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检测中显示血小板反应高,并据此在冠脉介入过程中调整了给药方案。主要复合终点(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卒中或支架植入一年内急诊再血管化治疗)发生率在检测组和传统治疗组分别为34.6%和31.1%(HR 1.13, 95% CI 0.98-1.29)。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者认为“研究显示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检测及由此进行药物调整不能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TRILOGY ACS研究中,有27.5%进行了常规血小板反应性监测,纳入血小板功能亚组分析。TRILOGY ACS 研究对象为药物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后随机分配采用普拉格雷或氯吡格雷治疗。总体而言,普拉格雷组治疗期间血小板反应水平较氯吡格雷组低。但两组间在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原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别,在30个月的随访期内连续血小板反应水平也无显著差别。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Matthew Roe博士认为这些发现可能可以解释TRILOGY ACS研究中普拉格雷组和氯吡格雷组相似的临床结果。美国杜克大学的Richard Becker博士则认为:“来自TRILOGY ACS的研究结果提示常规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使用二代或三代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的ACS患者常规治疗中没有帮助。但研究并未对血小板或血小板相关生物进程在ACS的疾病自然病程的作用提出质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