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桥接治疗好还是直接取栓好?

2017-02-03 20:22 来源:丁香园 作者:lilyfighting
字体大小
- | +

机械取栓可显著提高大动脉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2015 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建议:有机械取栓及静脉溶栓指征时,可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然而,这种「桥接治疗」是否较直接机械取栓能使患者获得额外获益尚不清楚。

为此,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神经影像科的 Pereira 教授及其同事对 2010.1.1 至 2012.12.31 开展的两项机械取栓的临床试验 SWIFT 与 STAR 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旨在明确在机械取栓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是否优于直接取栓,结果于 2017.1.9 发表在 JAMA Neurology 杂志上。

该研究基于两项大型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即 SWIFT 研究与 STAR 研究,共纳入 291 例接受机械取栓的患者。患者被分为桥接治疗组(即接受 r-tPA 静脉溶栓,续以机械取栓的患者)与机械取栓组。

主要终点事件为成功再通、90 天功能独立性(mRS 评分为 0~2 分)、90 天致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新的栓塞事件及血管痉挛。

研究结果显示 291 名患者中 160 名(55.0%)接受了桥接治疗,131 名(45.0%)仅接受了机械取栓治疗。对基线 CT 进行 ASPECT 评分显示桥接治疗组评分更低。ASPECT 评分是在 CT 扫描像中将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分为 10 个区域,满分 10 分,若某一区域出现灰白质交界区模糊、密度较对侧降低或组织肿胀等早期缺血表现即减去 1 分,评分越低提示缺血范围越大。

两组患者从起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转诊数量、血管成功再通的概率、90 天功能独立性、90 天死亡率及发生新的栓塞事件的概率在两组均相似。症状性颅内出血、实质内血肿 1 型与 2 型的发生率也没有显著差异。桥接治疗组发生血管痉挛的概率更大(27% vs 14%, P = 0.006)。进行多因素分析时,所有预后指标在两组均没有显著差异。

该研究提示大动脉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机械取栓之前接受的静脉溶栓并没有带来额外获益。不过,研究者同时指出该结论尚需随机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沈亮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