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为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大约有1/3的患者为药物难治性或耐药性癫痫;癫痫也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边缘叶脑炎以及多灶性副肿瘤综合征的常见表现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耐药性癫痫患者中出现边缘叶脑炎表现时,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机制所致。
对自身免疫性癫痫进行及早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早期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和预后。然而,当临床缺乏边缘叶脑炎典型表现时,其诊断可能被延误,可通过多种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辅助诊断(表1)。
表1. 提示为自身免疫性癫痫的临床特征
急性-亚急性起病(最大癫痫发作频率≤3个月) |
多种发作类型或者面肌四肢肌张力障碍型癫痫 抗癫痫药物治疗抵抗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个人是或家族史(1级亲属) 近期或既往肿瘤病史 病毒感染前驱症候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证据 脑脊液(蛋白升高,细胞增多,寡克隆带,CSF指数+) |
MRI(中央颞叶或脑实质T2高信号) |
功能成像(PET)显示高代谢 |
检测到神经元自身抗体 |
静脉注射甲强龙(IVMP),免疫球蛋白治疗(IVIg)或血浆置换是治疗疑似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诊断性治疗作为辅助诊断疾病的手段,但尚未对其进行正式的评估。若免疫治疗试验有应答,则支持自身免疫性癫痫的诊断。
然而,目前尚没有指南对治疗药物选择,持续时间以及换药的指征等进行推荐和研究。为此,来自梅欧诊所的S.J. Pittock教授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免疫治疗试验作为辅助手段诊断疑似自身免疫性癫痫的患者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疑似自身免疫性癫痫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试验有效,且多数患者自身抗体检测显示为阳性,该研究发表于最近的《神经病学》杂志中。
研究回顾了110例以癫痫为主诉而就诊于神经内科自身免疫疾病门诊患者的资料。根据以下入组标准纳入了29例患者:(1)基于出现≥1个神经元自身抗体(n=23),个人史或家族史,或者自身免疫性躯体红斑,以及频繁发作或者药物难治性癫痫等表现拟诊为自身免疫性癫痫;(2)进行了6-12周静脉注射甲强龙治疗(IVMP),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IVIg)或者联合两者治疗的试验。如果患者癫痫发作频率下降50%或以上,则认为患者对治疗有应答。
研究发现,18例患者(62%)治疗有应答,其中10例患者(34%)无癫痫发作;52%的患者第一种治疗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那些接受第一种药物治疗无应答的患者随后进行第二种治疗,43%的患者症状改善。较好的治疗应答与发病和开始治疗之间间隔较短相关。应答者包括14/16例(87.5%)质膜抗体患者,2/6例(33%)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阳性患者,以及2/6例(33%)未检测到任何抗体的患者。其中13例治疗应答者在实施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进行了6个月或6个月以上的随访,11例患者(85%)治疗应答持续存在。
研究显示,其研究结果支持对疑似自身免疫性癫痫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试验。该研究为疑似自身免疫性癫痫患者进行IVMP, IVIg,或联合两者治疗以控制癫痫症状提供了IV类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