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性偏头痛中的异常丘脑功能

2014-06-21 21:14 来源:丁香园 作者:kimfrost
字体大小
- | +

图1:前庭温度刺激试验可见在岛回、顶叶皮层、丘脑、脑干和小脑有显著信号升高;在前扣带层皮质有显著信号降低。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导致阵发性眩晕的常见因素,在总人群中的发病率最高可至1%,多数为女性。VM是指在偏头痛发作期有明显的前庭症状,但是在发作间期无客观的前庭病变证据。

最近,Bárány协会(为发展前庭系统及其它神经耳科学研究而设立的机构,以瑞典Uppsala大学著名教授Robert Bárány【1926-1936任教于该校】命名——译者注)和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命名小组委员会(Migraine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均制定了VM的诊断标准,并被最新版本的头痛病国际分类(ICHD-3 beta版)所纳入。

然而,VM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对VM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周围神经系统目前还有持续的争论。已有的电生理学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结果是相互矛盾的。

意大利那不勒斯第二大学的Gioacchino Tedeschi和Alessandro Tessitore教授团队应用全脑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BOLD)功能MRI(fMRI)技术,结合冰水灌耳试验对比观察VM患者组、无先兆偏头痛(MwoA)患者组及健康人对照组与前庭刺激相关的神经通路功能反应。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

研究发现,所有组别受试者在接受冰水灌耳试验后,均能被观察到出现大脑皮层和皮层下BOLD信号明显改变。对比MwoA组和对照组,可见VM患者组的丘脑活动明显增强(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这种丘脑活动增强的幅度与VM患者发作的频度成正相关。(见图1-3)

图2:在温度刺激试验中,VM患者在左侧背侧中央丘脑可见显著信号激活。

图3:BOLD信号改变与VM发作频度成正相关。

本研究发现对于前庭刺激,VM患者可产生异常丘脑部功能反应。这一异常功能反应过程可能为最终揭示VM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有益的证据。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1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