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臂脉搏波速率可预测急性卒中患者功能预后

2014-07-07 17:14 来源:丁香园 作者:幸福的味道
字体大小
- | +

既往已有大量研究显示测量动脉僵硬度对于早期检测血管损伤以及脑血管病风险评估很重要。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率(cfPWV)是目前无创性评估动脉僵硬度的金标准,踝臂脉搏波速率(baPWV)也是另一个可靠的检测指标,两者之间密切相关。伴有较高的cfPWV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长期不良预后风险增加,但baPWV是否对急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尚不清楚。

因此,来自韩国的Ji Hoe Heo等学者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旨在研究baPWV是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预后具有预测价值,是否因卒中亚型而有所不同。该研究发现baPWV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功能预测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的Stroke杂志中。 

研究者连续纳入了1091例首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对其进行了baPWV检测。采用Org 10172试验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分类对卒中亚型进行分类。卒中后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2分定义为不良功能预后。研究结果发现181例(16.59%)患者出现了不良功能预后。

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baPWV最低三分位数患者(<17.55m>22.25 m/s)其不良预后的风险显著增加(OR1.88;95%CI为1.06-3.40)。未发现baPWV与卒中亚型之间显著的相互作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将baPWV加入预测模型中可显著提高对不良功能预后的鉴别能力。 

该研究结论认为,baPWV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功能预测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但并不因卒中亚型而有所不同。然而,研究者也在文中指出,因为该研究为一项观察性研究,不能证实baPWV与急性卒中患者功能预后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降低动脉僵硬度的干预措施,比如常规体育锻炼,强化降脂治疗以及某些降压治疗的干预效果。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