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其中有20-40%的病例在常规检查后仍然不能找到病因,通过排除法可将这些病例归类为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心房纤颤(AF)是公认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原因之一,可通过抗凝治疗显著减低相关风险。发生卒中后如有存在房颤的证据,则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对于未证实存在房颤的患者,推荐采取抗血小板治疗。
房颤常常为阵发性,且可为无症状,因此使用传统检查手段可能无法检出。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的策略包括住院期间的持续心电监测、连续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 monitoring)、使用外部事件记录仪监测、长期院外监测、以及使用植入式心电监控仪(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s,ICMs)等。上述手段的检出率在0%至25%之间。
但是,由于不同研究之间存在种种差异(入组标准、事件终点、监测持续时间等),使得研究结果很难直接转化为临床决策依据。现有的指南建议为鉴别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合并房颤,应当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或更长时间,但是指南也承认,最有效的监测持续时间尚未明确。
对隐源性卒中患者,在24小时后是否继续应用心电图仍由临床医师自由裁量。
欧洲CRYSTAL AF研究组(the Cryptogenic Stroke and Underlying AF trial Ivestigators)的专家们为明确在隐源性卒中患者中,应用ICM进行长期监测是否较传统随访手段能更有效地发现可能的心房颤动,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共有441例患者分为ICM组和传统随访组(对照组)。
入组患者均为40岁以上,在卒中发生后90天内随机进行了至少24小时的心电监测,均未发现心房纤颤的证据。主要终点事件为6个月内首次发现房颤的时间(房颤持续时间>30秒);次级终点事件为12个月内首次发现房颤的时间。所有结果均经由意向性分析原则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在6个月内,ICM组有8.9%的患者(19例)检出房颤,对照组为1.4%(3例);在12个月内,ICM组有12.4%的患者(29例)检出房颤,对照组为2.0%(4例);上述结果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本研究证实经由ICM进行心电监测优于传统随访法,能更有效地在隐源性卒中发生后检出房颤。该研究近期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