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源性卒中和潜在性房颤

2014-07-13 01:46 来源:丁香园 作者:kimfrost
字体大小
- | +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其中有20-40%的病例在常规检查后仍然不能找到病因,通过排除法可将这些病例归类为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心房纤颤(AF)是公认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原因之一,可通过抗凝治疗显著减低相关风险。发生卒中后如有存在房颤的证据,则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对于未证实存在房颤的患者,推荐采取抗血小板治疗。

房颤常常为阵发性,且可为无症状,因此使用传统检查手段可能无法检出。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的策略包括住院期间的持续心电监测、连续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 monitoring)、使用外部事件记录仪监测、长期院外监测、以及使用植入式心电监控仪(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sICMs)等。上述手段的检出率在0%25%之间。

但是,由于不同研究之间存在种种差异(入组标准、事件终点、监测持续时间等),使得研究结果很难直接转化为临床决策依据。现有的指南建议为鉴别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否合并房颤,应当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或更长时间,但是指南也承认,最有效的监测持续时间尚未明确。

对隐源性卒中患者,在24小时后是否继续应用心电图仍由临床医师自由裁量。

欧洲CRYSTAL AF研究组(the Cryptogenic Stroke and Underlying AF trial Ivestigators)的专家们为明确在隐源性卒中患者中,应用ICM进行长期监测是否较传统随访手段能更有效地发现可能的心房颤动,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共有441例患者分为ICM组和传统随访组(对照组)。

入组患者均为40岁以上,在卒中发生后90天内随机进行了至少24小时的心电监测,均未发现心房纤颤的证据。主要终点事件为6个月内首次发现房颤的时间(房颤持续时间>30秒);次级终点事件为12个月内首次发现房颤的时间。所有结果均经由意向性分析原则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在6个月内,ICM组有8.9%的患者(19例)检出房颤,对照组为1.4%3例);在12个月内,ICM组有12.4%的患者(29例)检出房颤,对照组为2.0%4例);上述结果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本研究证实经由ICM进行心电监测优于传统随访法,能更有效地在隐源性卒中发生后检出房颤。该研究近期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1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