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缺血性卒中(一般指症状轻微,非致残性卒中),占全部卒中事件的30%左右。尽管,大多轻型卒中的患者预后较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较低。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一小部分患者来说,轻型缺血性卒中却可以致残。因此,临床上及早鉴定与不良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目前已知,常规CT/MRI检测到的急性梗死、血管狭窄或闭塞等症状,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及轻型卒中患者90天不良结局相关。尽管基线NIHSS得分也和所有卒中患者的功能性预后相关,但它捕捉特定病灶处神经功能缺损(如右侧/后循环病变)能力较弱。这些缺点限制了NIHSS量表对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
7月8的Neurology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由日本心脑血管中心研究者撰写的文章,旨在阐明与不良结局相关的因素,并且试图制定简易验证模型来评估轻型卒中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可能性。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症状发作后(初始NIHSS得分在0-3分)72小时内入院的1313名患者。不良结局通过改良Rankin量表(3-5分)或90天内死亡事件进行鉴定,同时评估不良结局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另外对来自单中心卒中登记库内879名患者进行额外的验证。
研究显示,共203名患者(15%)有不良结局。通过多变量分析:女性、年龄≥72岁、内/外血管闭塞性病变、下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与不良结局独立相关。血管病变联合下肢无力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增加4.63倍。而在验证队列中,结果相似,风险增加3.77倍。
研究提示颅内/颅外血管成像, NIHSS评分项目,即下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或两者联合,以及女性、高龄等因素,均可用于轻型卒中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